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docx
《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心得第一方面,社会实践简要回顾理学院在19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共组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见习考察团”、青春擦亮太阳石服务团等20支社会实践团队,其各个团队活动各具特色;1支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其为乡村捐赠文化用品价值1200多元,衣物170多件,书籍600余册,为留守儿童义务支教UO学时,考察医疗设施、乡镇企业5家;组建了11个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小组,其共计完成梅雪啤酒制作工艺及市场需求反应调研、阜新环境保护状况及其研究、社区服务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对策研究等9项实践课题的结题工作。,在以团支部为单位由共进成长团小组统一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涉及到工业、农业、医疗、餐饮、学校
2、等30多个门类,发放各类调查问卷达6000余份,收回社会实践登记证明和就业访谈等调研报告累计600多份,并在活动中形成了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体系。实践过程中,各团队分组行动,相互结合,张弛有度,近一个月内,相继以各种形式深入到阜新市、县、区的40多家企事业单位,阜新市各区、阜蒙县、朝阳喀左县、辽阳灯塔、四川震区、沈阳大东及铁西等近50多个实践地点,开展了社区挂职、支教助农、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岗位体验、就业寻访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第二方面,社会实践整体特点突出其一,社会实践实现全员覆盖。我们组建的20支社会实践小团队,每队10人左右;一支15人的“三下乡”团队;11个社
3、会实践专项课题调研小组每组10人左右;19个团支部的共进成长团小组实践个体;3个以年级为单位的留校勤工俭学团队,实践群体涵盖了学院594名在籍学生,保证了该项素质拓展学分的全员可认证性。其二,突破传统的实践形式。在近几年的社会实践中,学院逐步打破了单一实践形式。探索和建立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体制。形成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线,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就业创业基地挂职为线,以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团队建设为线,以走进社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为线的“四条线”勾织成的社会实践网,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全面实施。其三,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实践
4、兴趣。我们有这样的感觉,仅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用上的甚微,导致某些活动走马观花。为此,我们突出了实践中与专业结合,采取通过岗位实习、实践拓展校企合作实践平台,通过志愿服务彰显学生自身价值等途径寻求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让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铺设了一条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特殊渠道。其四,转变组队方式,注重点面结合。在组队方式上把集中组队与分散实践的方式结合起来,采用学院组队、学生自愿组队和团支部组队三种形式,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同地区等多种形式的灵活组队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社会实践的队伍中。第三方面,社会实践措施有效其一,精心组织动员,精心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流 暑期社会 实践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