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问题解答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问题解答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问题解答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苏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材中问题解答第13课云和雾1、图中哪里是云?哪里是雾?(P38)答: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2、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P39)答: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3、根据实验和下图,说说云是怎么形成的。(P39)答:地表上
2、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第14课露和霜Is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P40)答: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2、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P41)答:加盐后杯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态的小水珠。3、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P41)答: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这说明霜也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指哪24个节气?(P41)答:二十
3、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第15课雨和雪1、雨和雪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P42)答: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2、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P43)答:水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材 问题解答 单元 自然界 循环 苏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