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一路流传的艰辛史.docx
《《伤寒论》一路流传的艰辛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一路流传的艰辛史.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中医流传下来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计。有些书籍人尽皆知,有一些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有一些书籍命途多舛,经历了多次战火纷飞,但时间依然不能掩盖它们的光芒,正是因为流传艰难,才使得这些文字更加珍贵。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像中医长河中的灯塔,指引着中医的方向。伤寒论原本历史无名,出处于东汉末年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先生。张仲景先生生于乱世,经历了许多大战役、大瘟疫,没过十年,自己的族人却有三分之二去世,因为伤寒的有十之六七(伤寒杂病论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自己发奋学医,终于写成了伤寒
2、杂病论。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东汉末年,这种书写工具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很多人仍然用竹简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这种工具书写不便、携带困难、不易保存,注定了古代记录的困难性。伤寒杂病论就是在这种书写工具下成书。东汉末年连年征战,以至于这部著作没完成多久,就在战火中丢失。伤寒杂病论到了晋朝,已经找不到原版,剩下的只有断壁残垣,晋朝出现了一位在伤寒杂病论流传历史上有卓著贡献的人,他就是万叔和。王叔和医术高超,被选拔为太医令,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常人无法读到的医学书籍。当他读到张仲景的只言片语时,就发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于是悉心收集张仲景的文字
3、,王叔和在伤寒例如实的记录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也有人认为王叔和就是张仲景的一个学生,学生知道自己老师的水平,唯恐这本著作失传,于是从各位同门之中到处收集,但是仍然没有将伤寒杂病论集全,只收集到了其中关于伤寒的部分,王叔和将这部分重新编纂,于是伤寒论诞生。王叔和先生尚有一部著作脉经传世,脉经中也收录了伤寒杂病论的部分内容,与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匮要略中的记载高度吻合。王叔和是伤寒论流传过程中的第一功臣。晋代的皇甫谧先生在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一路 流传 艰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