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访戴天山道土不遇李白唐代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注释戴天山:在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吠:狗叫。带露浓:挂满了露珠。树深:树丛深处。青霭:青色的云气。倚:靠。赏析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
2、“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旦让人想到道土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天山 道士 不遇 译文 注释 考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