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桐乡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乡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桐乡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目录-、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1(一)现实基础1(二)发展背景4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目标8三、大力推进新型创新平台建设9(一)全面推进市科创园大平台建设9(二)建造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10(三)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11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13(一)攻克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专项13(二)着力打造特色高新技术产业14(三)积极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15五、强化科技创新开放与合作16(一)加快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16(二)加大区域开放与合作力度17六、着力打造浙北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18(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
2、业“人才链”18(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19七、推进农业和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21(一)加快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21(二)推进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22八、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4(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水平24(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5九、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26(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27(二)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28(三)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发展29(四)优化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和人才生活环境29附件:桐乡市“十三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31“十三五”时期是桐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打造互联网创业新硅谷,争
3、取创建“网络智慧强市”和“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关键五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嘉兴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桐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3年。-、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创新能力日益提高。1 .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自主创新氛围逐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从“科技是第一
4、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每年修订一次桐乡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若干意见、桐乡市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细则等系列科技政策,不断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同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各镇街道成立“科技人才办“推进工作落实。为加速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大力实施“金凤凰计划”,建立“桐乡美国硅谷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5年内,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15年,全市R&D经费支出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7%。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1年的4.08%提高到了2015年的4.5吼全市已有28个海内外“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项目落户桐乡并实现产业
5、化。2 .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开放与合作不断扩大加强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目前开发区和高桥区两大孵化区域面积共计12.3平方米。园区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强化科技招商,累计孵化企业118家,其中产业化销售在千万以上企业8家,规上企业5家,软件产业、物联网及相关企业47家。同时,扎实推进毛衫、皮毛两大省级重点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立全国皮毛产业首家院士工作站。在巩固前期合作高校院所的同时,加强与省外高校合作,全市企业已与全国80余所高等院校、10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共建创新载体63家。3 .企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速,2015年,
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88.6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7%o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8家,跃升为嘉兴市第二位。3家企业入围浙江省“高企百强”榜单,数量居嘉兴市首位,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累计达到40家;全市共有351家规上企业建立各级研发机构,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持续动力,规上新产品产值率42虬居全省各县市前列。2015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4:49.9:45.7,第三产业比重较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专利申请量达到19467件,专利授权量达到13703件,比预期目标翻了一番;累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
7、居嘉兴市首位。全市拥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94家、嘉兴市级专利示范镇3个,2014年顺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验收。4 .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民生科技事业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培育农业科技企业34家,其中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6家;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25个,其中省级13个。积极推动新农村示范建设,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一一元丰村的各示范项目效果逐步显现,有效改善了种粮、养蚕、畜禽粪便处理及生活污水处理等难题。作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单位,深入实施49项示范工程,已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验收。“智慧养老”项目被列为省级科技惠民计划专项,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于2015年
8、投入试运营,“互联网+养老”在乌镇已初现端倪。在防震减灾方面,专门成立了市地震局,创建防震示范基地18个,实现全市12个镇与街道全覆盖,水位观测质量多次获得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显著的时期。但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还没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研发机构拥有量离工业强市的目标差距较大。另外,科技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作用发挥还不显著。二是科技创新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桐乡市 科学技术 十三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