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合计5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合计5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了主动有效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关于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及XX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XX20XX)XX号)精神,结合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践,编制2023年度XX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如下:一、XX镇概况XX镇位于XX西北部,东邻XX,南接XX,西连XX县XX,北靠XX县XX和XX县XXo土地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27个行政村,现有人口4.7万人。XX镇成盆地地形,地势东部低,向北、西、南渐次升高,最高峰在西北与XX县交界之
2、雪峰山,海拔1299m;最低XX水头谷地不足200mo主要溪河为茂溪,在镇域中部接受北、西、南三方支流汇水,由长阜一XX一水头,流入沙溪河支流东溪。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2C,极端最高温39.4C,极端最低温-5。无霜期290多天,年降雨量1700mmo地质基岩为中生代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震旦纪变质岩。自然土壤在盆地及周缘主要为酸性岩红壤、中性岩红壤、变质岩红壤,北、西、南高山地区为酸性岩黄壤和变质岩黄壤,部分为黄红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二、全镇地质灾害点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现状我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查明的地质灾害点和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核查,除了已经搬迁治理或危害程度已很小的灾
3、点外,需进入2023年度区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范的灾点合计为5个。其中灾点分为滑坡2处,崩塌3处,大多数分布在低山一丘陵区。主要以滑坡为主,多发生在雨季的5-6月份,发生的地点以XX村、XX村、XX村最为严重。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我镇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点:一是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多数村民削坡建房形成人工高陡边坡,但没有开挖台阶,有的居民点建在上下陡中间缓的斜坡上,加上村民在边坡上开垦农田,引起灌溉渗漏,在雨季时,容易引起地质灾害。二是地形地貌控制因素,我镇地质灾害多发生在25-40低山一丘陵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多组断层交错切割,易发生地质灾害。三是地质结构影响因素,现在地
4、灾点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区,其次为变质岩区,境内花岗岩分布广泛,其分布区风化切割较深,坡度较陡,山坡、坡脚残积土较厚,残积土下又分布一层渗水的砾岩或砂砾岩,上部土层往往容易沿此层面滑坡或崩塌。三、2023年度气象预测预报2023年气候总趋势和主要气象灾害预测: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早春季(3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较易出现洪涝灾害;夏季(79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35。C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秋季(101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据XX区气象部门预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将出现较强的寒潮天气过程;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
5、较大;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洪涝急转;夏季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预计有12个较强台风影响我镇。2023年主要季节天气:1冬季(2023年12月2023年2月):平均气温偏高,季节内变化幅度较大,将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及寒潮过程。相对偏冷时段出现在:12月2日、912、2022日、2830日,1月58日、117日、2830日,2月78日、1316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0C,高海拔山区为-9-7。C。降水偏少,190220毫米。2 .早春季(34月):平均气温偏高,3月下旬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过程的可能性大,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降水量偏少,200290毫米
6、。3 .雨季(56月):平均气温偏高,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降水量偏多,600650毫米。4 .夏季(79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35oC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降水量减少,320370毫米。5 .秋季(1011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水量量偏多,140160毫米。四、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防灾重点防范期根据上述气象资料预测及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受强降雨引发的特点,2023年度本镇地质灾害防灾重点防范期为4月1日一10月15日,其中59月雨季降雨比较集中,存在强度降雨和范围降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各村(居)和水利、交通、卫生、林业、学校等有关
7、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本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防范工作。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预测预测本年度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和部分迸发性泥石流灾害为主,根据XX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我镇目前地质灾害来看,主要活动区是XX村、XX札XX村、XX村。此外,其他各点也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本镇往年危险性灾害点简介XX等宅后于2005年6月20日发生山体滑坡,出现一条长约100米,缝宽约10-30厘米,下滑高度0.32.0米,土体体积约6000立方米,威胁前缘民宅8户,36人。该点在暴雨作用下,引起滑坡的危险性极大。与此同类型滑坡的还有该村的张奕和等宅后。地质灾害点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活动频繁的地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区。目前
8、,我镇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点有XX村、XX村、XX村、XX村。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组织管理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镇政府决定调整充实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镇、村两级和有关部门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负责组织、指挥全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发生重大和特大级地质灾害时,负责及时向上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报告。2023年度XX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党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XX(党委统战委员、人武部长)成员:XX、各村协管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自然资源所,值班电话:XX(党政办)、XX(自然资源所);办公室主任由X
9、X兼任,办公室成员由XX等组成。(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具体负责,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领导负岗位责任制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各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应尽快组织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构成由党政办、防汛办、自然资源所、武装部、公安派出所、民政、卫生、通信、水利、电
10、力、财政、等部门及相应村和专业地质队伍组成。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XX镇人民政府:在XX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各村(社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警示标志;采取措施,管理和保障灾害点监测网、村级监测网和镇级监测网的正常运作;落实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时,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不得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地质灾害发生后,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区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安排灾区重建
11、和治理工作。XX自然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时,会同有关部门尽快查明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措施,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负责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验收和地质灾害责任进行认定;不得批准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建设用地和矿山开采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得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对地质灾害评估资质单位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地质灾害防
12、治条例有关规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村建站: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合理规划布局;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镇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利工作站:对库区应进行除险加固工作;对所管辖的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涵渠、过水隧道等及附近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社会事务办:在地质灾害预警期内要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筹措资金和救灾物资;灾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优抚工作。农业服务中心、文化站和林业站等部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各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学生防灾知识教育工作;做好林业、农业开发规划,确保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不被破坏。制定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报XX区人民
13、政府及XX区自然资源局备案。其它部门:按2023年度XX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名单,各单位应按要求做好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三)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划定依据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是指在强降雨期间或者之后,突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居民居住区或学校等区域或地段。根据XX省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让工作的规定,各乡镇应进行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划定,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防范管理;并要求各村在汛前及时编制村(社区)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象;组织机构及职责
14、分工;应急响应标准;转移工作的实施,包括转移信号、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或者安全地带;保障措施,包括生活保障、医疗防疫、治安保卫;其他相关内容等。符合下述标准之一的区域均应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居住区、学校房前屋后以及重要工程设施等高陡边坡的坡脚和坡肩边缘;居民居住区或学校等房前屋后高陡自然土质斜坡和坡脚;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的沟谷及沟口低洼地带;侵蚀河岸岸坡边缘;一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含过去已查明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其它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4H-市o(四)加强汛期巡查,实施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建立预报预警响应机制1加强汛期巡查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5、镇自然资源所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危险性和危害性达较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点,从群测群防、防灾抢险、应急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对危险性和危害性为一般级的地质灾害点每年至少也要巡回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发现问题要责成有关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上报镇防灾办公室。各阶段检查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汛前检查:检查各村(社区)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防治方案落实情况。主要检查各村(社区)防灾责任组织机构,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到位,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观测点布置、观测方法、记录、汇交整理是否合理、完善,防灾预报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网络是否畅通,危险区群众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此外,自然资源、水利、教育、卫生、林业等主要部门应认真做好各自领域内的险情排查,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区),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立警示牌等。汛期巡查:进入汛期,自然资源所和水利、教育、卫生、林业等部门应认真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规定运行,村(社区)委会及基层群众应当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和灾害前兆特征的巡回检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灾点(含过去已查明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镇政府及镇国土资源所报告;镇政府及镇自然资源所接到报告后,上报区局及时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调查鉴定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