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嘉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前言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关系嘉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关系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关系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素有“江南粮仓”的美称。“十三五”以来,嘉兴市紧密围绕“打基础、建体系、守底线、控风险”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嘉兴市迈向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嘉兴和奋力推动高
2、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深化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浙江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嘉兴规划纲要(2023-2035)年等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工作基础(一)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嘉兴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净土保卫战各项任务指标如期完
3、成;不断夯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碧水保卫战有关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1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I)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嘉兴市根据国家和浙江省部署安排,按期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详查结果,积极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嘉兴市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为309.49万亩,面积占比99.3%,以无污染或轻微污染为主,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安全利用类耕地面积为198万亩,面积占比0.70%。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修复任务,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行动方
4、案,已查明的受污染耕地全部落实安全利用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按照全省“开展农用地超标点位对账销号行动,努力还好旧账,决不能再欠新账”的要求,对照省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标准,开展并完成31个农用地污染点位对账销号工作,切实降低土壤污染对食用农产品的影响。(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完成全市1030个地块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建立并落实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污染地块名录制度,根据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全市尚有疑似污染地块270个,其中南湖区49个、秀洲区33个、嘉善县38个、平湖市45个、海盐县22个、海宁市29个、
5、桐乡市54个;已纳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共计10个,其中南湖区1个、秀洲区2个,嘉善县2个、平湖市1个、海盐县1个、海宁市3个;已开展土壤污染调查的地块有150个,其中已完成调查的地块有19个,完成风险评估的地块有5个。全面落实以“污染地块名录”为核心的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制度,多部门联动把关机制基本形成,全市共实施治理修复(含风险管控)项目7个,其中已完成2个,治理修复面积14.6万平方米,治理修复污染土壤32192平方米,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3) 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不断深入。全面完成重金属减排任务。淘汰整合了一批冶炼、制革等涉重金属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
6、减显著,削减量1992.28千克,较2013年基数下降比例为24.40%,超额完成重金属减排任务。落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按要求发布年度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地下储罐备案、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等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堆场污染整治。全面实施“五废共治”,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已完成项目46个,新增处置能力587.7万吨/年,填埋能力86.2万吨。在医疗废物处置监管方面,共回收处置医废30337.42吨,处置覆盖率100%。实施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和历史遗留工业固废填埋点排查整治。全市排查出的85处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均按照规范进行
7、了整治,历史遗留工业固废填埋点6个,其中4个已落实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措施。(4) 土壤污染防治保障支撑不断强化。建立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市、县(市、区)两级均成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与属地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压实属地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成176个土壤环境监测点,完成建设104个农田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和72个农田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的土壤环境定位监测网络,逐年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做好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强化全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的资金保障,涉及土壤污染防治中央专项资金累计达到2088万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8、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南湖区和秀洲区先后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和安全利用试点示范,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的农田土壤汞(Hg)、镉(Cd)污染治理技术模式,为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范本。2 .不断夯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1)持续开展地下水位监测。嘉兴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基本覆盖市域全境,现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81个,其中国家级点49个,省级点9个,地区级点23个,监测的地下水类型均为孔隙承压水,监测内容仅为水位和水温。(2)逐步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全市共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位42个,其中11个点位同时监测了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常规指标和特征污染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地下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铁、铜
9、和镒等指标,引起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监测井为金属铁管、金属镒本底水平较高、监测井长期开口影响等。2023年,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十四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23252号)要求,通过历史数据和摸底监测比选,我市“十四五”地下水环境质量国考点位调整为5个,分别位于南湖区、嘉善县、海宁市、桐乡市和嘉兴港区,其中区域点位4个,风险监控点位1个。摸底监测结果显示,上述5个点位中四类水2个(占比40%),五类水3个(占比60%),地下水污染防治压力较大。(3)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3年)浙江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完
10、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调查,调查显示,我市深层地下水基本未受污染,加之不饮用深层地下水,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开展并完成364个加油站和1509个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换或防渗改造。地下水污染地块方面,我市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下水污染地块1个,已开展修复和风险管控。3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积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强力推进“肥药两制”改革,督促各地建立农资网络监管综合平台,倒逼农业生产主体落实实名购买、定额使用要求,扎实减少肥药使用,过去五年化肥农药用量每年均保持负增长,共计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14.0999万吨,实现化学农药减量0.194万吨,均超额完成省
11、级下达任务。(2)深化畜牧业转型升级。健全监管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推行“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各县(市、区)均按要求落实网格巡查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对保留的生猪规模场严格落实最高限量养殖措施,目前已实现100%规模化生猪养殖,所有规模猪场全部被纳入智能化防控平台和环保在线监测平台进行实时监控,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网格化巡查到位率常年保持100%。制定实施畜禽粪污治理“一县一方案”“一场一策”,基本形成成熟的“规模养殖-畜禽粪便-商品有机肥-还田”为主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处理率达98%以上。(3)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我市按照“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
12、、公共财政扶持”的模式,全面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工作,建设了4个县域农药废弃包装物归集中心,全市共回收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4254.08吨。出台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工作意见,建立了县级(镇级)归集、网点回收、使用者捡拾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储运体系。全市已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327个,回收废旧农膜总量7375吨,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4.31%o切实推进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把肥料化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翻耕还田、生物腐熟还田、稻麦套播还田等方式,推进秸秆还田利用,积极探索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植物纤维、草食动物饲料等,促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产业共同发展。2023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
13、合利用率达96.81%。(4)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环境整治。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集中处理终端、纳厂处理设施、户用处理设备、简易处理设施四种处理方式,基本建立三级运维监督检查考核制度、三级水质抽检制度、站长制、构建运维监管服务平台等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130个。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稳步实施,提前3年完成72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表1“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主要指标“十三五”目标2023年完成值完成情况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2100完成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2100完成3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14、类别完成划定完成划定完成4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比例(%)1024.40%完成5新增固体废物年处置能力(万吨)4.18587.7完成6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减少9504.88吨;农药减少153.42吨完成序号主要指标“十三五”目标2023年完成值完成情况7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40化肥利用率40.1%完成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9093完成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粪污贮存设施比例()100100完成1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100100完成11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覆盖率(%)基本实现统一归集回收和集中处置基本实现统一归集回收和集中处置完
15、成12建成废弃农膜回收体系的县(市、区)数量重点地区建成7个县(市、区)建成废弃农膜回收体系完成(二)存在问题1污染防控水平仍需巩固提升(1)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在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实现长期安全利用的技术难度较高、资金要求较大;特别是针对污染来源开展分析、形成具体的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清单,尚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工作任务有增无减。保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保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任务艰巨。(3)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较弱。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达成新增地下水水质国考点位的水质考核任务目标,尚需进一步研究;部分园区和企业等重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管控(治理)缺少工作开展经验。(4)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仍需加强。全市耕地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量常年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减量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仍以肥料化利用为主,缺乏更加有效、更可持续的利用技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运行管理机制仍有待完善。2 .污染治理体系有待完善(1)源头污染防治的压力传导机制还不顺畅。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指标多,而现行水、气等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染物指标少,“汇”上发现的污染问题,难以传导给“源”上解决。(2)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