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分析及产业策略.docx
《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分析及产业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分析及产业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分析及产业策略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低碳目标已驱动新的价值蓝海。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制造等产业蓄势待发,成为传统化工企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一、国际大公司发展化工新材料策略近年来,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步入高技术引领、产品迭代速度快、产业规模和需求不断扩大的阶段。从全球来看,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新材料发展较为领先。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巴斯夫、三菱化学等国际公司在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优势。新材料作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国际大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化工新
2、材料行业的执牛耳者,关键在于出奇制胜的新材料业务策略,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料成本相对较低且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充分发挥北美地区乙烷原料资源优势,降低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和下游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同时对新材料的原料来源、合成过程、加工设计、使用过程、废弃回收、循环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将绿色低碳技术融入其中,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化工新材料可持续发展方案。二是保持技术领先与全链条服务策略。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巴斯夫、三菱化学都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技术,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陶氏化学通过搭建聚烯烧业务包装大师网络、聚氨酯业务舒适科
3、技实验室以及汽车用材料业务平台,与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品牌商、加工商、包装设计师密切协作,链接整个包装价值链,按客户需求提供从产品生产、加工应用到技术服务全链条的整体解决方案。三是注重产品全系列化、品牌化。各大公司普遍重视开发性能、用途各异的新材料,形成丰富的差异化产品组合,打造产品品牌,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巴斯夫将其400多个牌号的聚酰胺产品(尼龙)汇聚在U1tramid品牌旗下,可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尼龙树脂及其改性产品,成为全球高端尼龙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致力于为用户量身定制系统解决方案或功能性材料,每年可向市场推出300款以上的新产品。四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策略。国际大公司均很重视从原料生产
4、、材料合成到下游加工应用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埃克森美孚加大上游油气开采、下游炼油化工一体化研发投入,利用下游研发技术和产品反哺上游,在氢燃料电池、锂电池和碳捕集等方面为上游提供新材料,促进上游减碳。同时,建立了目标导向的分类研发体系,通过技术研发拓展新材料品种,通过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拓展市场。五是一体化协同与数字化转型策略。巴斯夫通过原料、装置、能源和材料、物流以及现场基础设施高度集成,实现化工新材料生产原料自给、节能降耗,降低了排放和物流成本。陶氏化学面向新材料产业学科前沿,注重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机器学习、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应用于新材料生物开发与生产,提高研发效率。六是开放合作与创
5、新商业模式策略。各公司十分重视与大学、专业研究机构、同行公司及业界巨头的战略合作,建立跨学科研发体系,特别是在新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加强与大学的合作。例如,埃克森美孚在全球多个国家建有试验基地和实验室,与80多所大学进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同时,各公司均很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风投体系和技术孵化。例如巴斯夫新业和巴斯夫风投两家子公司专门致力于风险投资和技术孵化,扶持初创企业,为巴斯夫开拓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七是业务优化重组策略。加强业务优化与重组,是国际大公司的普遍做法,其中陶氏与杜邦的业务重组广受关注。两家公司在2017年合并后又拆分为3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农业、材料科学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新材料 发展趋势 分析 产业 策略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