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引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农村信用体系是包含农村经济主体、信用基础制度、信用标准、联合惩戒机制、金融交易等在内的有机系统。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评级授信和信用评定,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好“三农”问题、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的重要抓手。首先,农村信用体系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助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落
2、地、落实,提高政策制定的精准度和政策实施效果。我国于XX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形成农村信用信息网,可为金融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并及时反映政策的实施效果。其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不断出现变异毒株,全球疫情演进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受到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
3、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经济形势越是复杂,越要重视农业,稳住农业基本盘。最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为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健全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从而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有效地投放至有需求的农村经济主体。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持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截止到XX年7月13日),着力满足贫困人口的贷款需求,有力支持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尽管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我国农村征信覆盖面不断扩大,信用评级体
4、系日益健全。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信用建设存在征信工作权责边界不清、农村信用信息共享难、农村信用贷款风险较高、农户信用观念普遍较为淡薄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指出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并从多个维度提出加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二、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一)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99年,重点是建立农户信用评定制度,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第二阶段始于2009年,以征信服务为切入点,正式开启了大规模、系统化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新征程。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阶段处于萌芽期,由点
5、至线,相关政策逐步从简化贷款手续、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演化为支持开展信用村评定试点工作。为大力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细化信用评定标准,扩大农村征信覆盖面。1999年,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银发1999)245号),首次提出农户的资信评定标准及相应的信用额度。2001年,人民银行出台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1)397号),明确指出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标准,初步建立农村信用评定制度。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二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期,由线至面,“三信评定”工作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相关政策从完善农村征信体
6、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多管齐下。为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2009年,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29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确立了“统一部署、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支农惠农”的建设原则,明确了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等九项工作任务。(二)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一是农村征信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
7、XX年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共收录11亿自然人和6092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其中办理过农户贷款的自然人9976.9万人,办理过农林牧渔类信贷业务的企业及其他组织61.5万户。通过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已累计为1.89亿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占全国2.3亿户农户的82%,同比增长1.61%,其中开展信用评定的农户有133亿户,逐步接近人民银行在2018年征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目标。二是农村信用评级体系日益健全。相较于“重资产、重担保”的城市信用评级体系,我国多地形成了“重信用”的农村信用评级体系(见表2)。这一体系充分考虑了农村经济特征,弱化资产、收入等硬性条件,强调农户的
8、信用质量、道德评价等软性条件,借助信用信息网络,通过开展“三信评定”使更多农户纳入现代征信体系之中。农村信用评级体系重点突出诚信在评级指标中的占比,农户仅凭自身良好的信用条件即可获取信贷资金支持,极大降低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准入门槛,使信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道德范畴,而且扩展到获取信贷资源等经济领域。三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善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清除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客观障碍,提高农户对金融资源的获得性,从而使农户重视其与金融机构建立的信用关系,更多农户可被纳入现代征信体系。从银行网点分布来看,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稳步提高。根据人民银行XX年9月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XX年)显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信用 体系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