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民生领域案源案例.docx
《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民生领域案源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民生领域案源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民生领域案源案例1. X市场监管部门查处X商贸有限公司进货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案20XX年3月17日,X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X商贸有限公司进货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的违法行为,作出警告,没收违法侵权白酒,罚款1.37万元的行政处罚。20XX年1月10日,执法人员依法对X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其经营的剑南春白酒,不能提供供货者资质和相关证明文件,经辨认,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
2、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本案中,当事人无法证明其来源合法销售的侵犯注册商标的酒品的行为,既损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利益,又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此案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惩戒,也是对所有不法分子的有效震慑。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既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2. 县市场监管部门县X购物广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案20XX年3月28日,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县X购物广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没收违法所得423.48元,罚款0.25万元的行政处罚。20XX年1月28日,县
3、X购物广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塑料购物袋,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检验,厚度不符合GB/T21661-2023标准规定,判定为不合格。经查,当事人以0.3元/个的销售价售出3529个,货值金额1320元,违法所得423.48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有不少是再生塑料制品,不法商贩回收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未经消毒处理,就私下将其加工制成食品袋投入市场。该案件的查处,对销售不合格塑料袋的经营者起到了震慑作用。3. 县市场监管部门查处X电商经营部
4、发布虚假化妆品广告案20XX年3月8日,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县X电商经营部发布虚假化妆品广告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0.08万元的行政处罚。20XX年2月17日,执法人员对县X电商经营部进行检查,发现在其手机软件快手账号娇娇童话家优选中有1条宣传修氏新肌套盒的视频广告,内容中有“抗衰抗老、修复敏感肌、淡斑美白、祛黄提亮”用语,执法人员随即查看修氏新肌套盒,里面有修氏臻颜新肌凝润乳液等5种共5瓶化妆品外包装及标签上均未标注美白等特殊化妆品功效,也未标注特殊化妆品注册证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5、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本案的查处,警示化妆品经营单位和化妆品网络销售店广告发布行为,提高经营者合法依规宣传的法律意识,杜绝经营者夸大化妆品功效和用普通化妆品冒充特殊功效化妆品的违法行为,减低虚假广告对消费者的损害,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 X县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县X农业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案20XX年1月1。日,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县X农业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219.84元,罚款1.65万元的行政处罚。20XX年5月20日,当事人生产的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TJ)管材,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6、研究院抽样检验,检验结论为“平均外径偏差、密度、拉伸屈应力”项目不符合GB/T13664-2006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TJ)管材标准,判定为不合格。当事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并申请复检,20XX年10月11日,经复检,仍判定为不合格,经查,违法所得3219.84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产品的质量优劣,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广大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切身利益。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压输水灌溉用管材极易造成漏水、爆管
7、等后果,该案件的查处,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5. X县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县X医院有限公司发布“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案20XX年1月6日,X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县X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发布含有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诊疗效果等内容的医疗广告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20XX年7月25日,执法人员对县X医院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灸”开始了!的医疗广告,该医疗广告中宣传“三伏贴、三伏灸”尤其对呼吸系统问题、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问题、儿科问题、妇科问题以及脾胃虚寒类
8、问题等多种慢性病的恢复有帮助;三伏天做贴敷,艾灸,三阳相加,取得的效果可以达到1+1+13!等内容的表现形式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和诊疗效果,且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四十六条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七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十四项的规定,依法作出行政处UI1JO当事人发布“神医”广告不仅严重扰乱医疗广告市场秩序,还可能误导患者对治疗方案和就医时机的选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应当予以严惩。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此类行为绝不姑息,依法查处。6. X市场监管部门查处XX区X文具店销售未经国家强制性认证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场监管 部门 查处 民生 领域 案源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