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点技法点拨.docx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点技法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点技法点拨.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点技法点拨考点一、文言实词方法指导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实词解释常用的几种方法:1 .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2 .积累法。即注意积累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特殊现象。3 .揣测法。即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语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随意猜测。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实词的理解,但是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考题在课外,答窠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进行
2、归类整理并识记。考点二、文言虚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一般都有好几种意义和用法,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4 .常见的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辨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句意分析法。结合语境、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含义,在总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代入检验法。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3)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先将这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然后将其中
3、能确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外一句,看句子是否讲得通,以此来筛选答案。考点三、朗读节奏(断句)方法指导1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就越准确。2 .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照原句标出停顿之处。3 .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归纳:(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动宾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先帝/不以臣卑鄙”;(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如“若”“而”“然则”“故”“是故”等;(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4、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要断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今/天下三分”;(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如“人不知/而不愠”;(7)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等的后面要停顿。考点四、句子翻译方法指导1 .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 .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
5、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不译。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作用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3 .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特殊文言句式主要有:(1)判断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文 阅读 文言文 考点 技法 点拨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