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
《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选址与建设、采穗园培育、茶苗繁育、茶苗出圃与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六堡茶群体种茶苗的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1767茶树种苗NY/T2710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DB45/T435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DB45/T1438茶树长侧枝托插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11767界定
2、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六堡茶群体种1iupaoteagroupspecies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适制六堡茶的一群性状不同的茶树个体的集合。短穗shortcuttings从穗条上剪取长度为2.5cm3.5cm,茎秆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具有一张成熟叶片和一个健壮饱满腋芽的插穗。11长侧枝插穗cuttingswithbranches从穗条上剪取半木质化的穗节,主茎长25cm3 .5cm,具有一张成熟叶片和一枝长15CnI20cm的侧生短梢。4苗圃选址与建设4 1苗圃选址4.1.1 苗圃应建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远离污染源。4.1.2 苗圃所在地环境空气
3、质量不应低于GB3095二类区的要求。4.1.3 苗圃灌溉水源应符合GB5084的要求。4?苗圃建设4.2.1 合理规划苗圃办公区、生产区、休憩区、交通运输区及其他辅助区域。4.2.2 苗圃主干道宽6m,地面硬化,便于汽车通行;支路宽3m;田间道路宽15m。4.2.3 苗圃应搭荫棚,规格可参照NY/T2019的要求。也可搭建钢结构棚架,立柱间距4m-6m,柱高2m3m,棚顶宜设计为弧形。棚顶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4.2.4 苗圃应合理规划排灌系统,宜采用喷灌系统进行灌溉。4.2.5 1苗床4.3.1 选用红、黄壤的沙壤土、壤土为宜,pH值在4.55.54.3.2 苗床规格以东西向为宜,宽1
4、2m13,长度可根据地形适当调整,高度15cm-20cmo苗床可整理成平面形或拱形,拱形苗床中间比两边高3cm5cm04.3.3 土壤剔除草根、树皮、砖石块等杂质,按照需要的规格和形状进行整理,苗床应压实、表面平整。4.3.4 有条件可铺心土,以红黄壤为宜,粒径小于6mm,压实后高度5cm6cmo4.3.5 苗床应用杀菌剂进行消毒。4.3.6 苗床四周应开宽30cm、深40CnI的排水沟。1.1.1 4.1营养杯可选用塑料或无纺布等材料,高IOCn112cm,直径5cm8cmo1.1.2 基质可选用壤土(粒径小于6mm)或泥炭土与壤土(粒径小于6m)以1:3比例均匀混合而成。1.1.3 基质应
5、用杀菌剂进行消毒。1.1.4 营养杯摆放规格参照432苗床规格,四周用土填实或木板围好,防止侧倒。四周开排水沟。5采穗园培育K1采穗园建立5.1.1 采穗园土壤结构良好,PH值在4.55.5。5.1.2 茶树品种应是六堡茶群体种或六堡茶群体种中分离的株系、品系或六堡茶群体种中选育的品种。“采穗园培育5.2.1修剪夏季杆插在头年秋末冬初修剪,留养春梢做插穗;秋冬季杆插在春茶后或者夏茶后修剪,留养夏秋梢做插穗。成龄茶树剪去树冠表面IoCnI15cm的细弱枝,树势较弱的成龄茶园应进行重修剪,剪去距地面40Cn150cm以上部分枝条。5.2.2 施肥施肥可参照NY/T2019的规定执行。5.2.3 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堡茶 群体 种茶苗 繁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