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某某乡蹲点调研手记:乡村振兴呼唤乡贤回归.docx
《某某县某某乡蹲点调研手记:乡村振兴呼唤乡贤回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县某某乡蹲点调研手记:乡村振兴呼唤乡贤回归.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某县某某乡蹲点调研手记:乡村振兴呼唤乡贤回归按照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要求,最近,我到常山县东北部最偏远的新昌乡蹲点调研,一系列变化令人印象深刻:该乡原先基础条件差,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近年来变化巨大,中国首个油茶公园落户该乡,基层党建、民宿发展、“厕所革命”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究其原因就是,该乡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吸引了一批乡贤回归,投身乡村建设,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新昌乡乡贤“素描”新昌乡下辖10个行政村,有7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是创业有成、回归家乡的乡贤,另外还有一批回乡投资兴业的能人。在与他们的座谈交流中,我听到了他们创业、治村的经
2、历,被他们身上释放出来的激情深深打动。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是最早回归的乡贤之一,也是大家公认的“师傅”。1997年他回到黄塘村以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一干就是八届,带领村民一起种油茶、搞漂流、开民宿,把昔日的“空壳村”建成了一个休闲旅游名村,并因此获得2015年度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郭塘村“80后”青年张荣就是因为羡慕黄塘村的变化,于2013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立志改变村庄面貌。他用自己掌握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美化村庄,还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积极联络本村寓外乡贤壮大产业,致富村民。达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重良也不甘落后。回乡后于2016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立下“三年之内
3、赶超黄塘”的“军令状”。去年,他个人出资200万元收购本村一家废弃的水泥厂,并以此作为村集体资产,带动十几个寓外乡贤入股共同打造高端民宿。短短两年间,达塘村“一鸣惊人”。还有西源村党支部书记程礼锋,过去在外经营服装生意,一直想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该村离乡政府25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深山穷村。程礼锋一上任便着手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费尽周折、千方百计建成了一条长2.3公里、宽4米的盘山公路,结束了进出村庄“华山天险一条路”的历史。泰安村曾经的“黑户”余家富的回归,则是因为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2016年,他带着外地女友回到泰安村,买下村中待拆的清代老宅,自己动手改造成一家高端民宿“村上酒舍”,同
4、时种菜、榨油、酿酒,通过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山货。他说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以这座民宿为起点,把整个村子带动起来,让村民都富起来。乡村振兴的呼唤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从新昌乡也可以看到山区农村的状况。乡贤为何回归,为何需要乡贤回归?调研中我深刻感悟到,乡贤回归是乡村振兴的时代召唤,也是农村发展规律的必然。常山县有很多村庄,目前空心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村里看不到几个人,缺乏生机和活力。如西源村全村人口1753人,真正在家的只有500余人,而且多半是老人和孩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居住在村里的人稀稀拉拉,特别是没有青壮年,乡村振兴就将成为无源之水。让乡贤回归,可以直接带动家庭回归、集聚乡村人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蹲点 调研 手记 乡村 振兴 呼唤 乡贤 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