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质规划中主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水质规划中主要措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规划的主要技术措施工供水技术路线1、供水水源应科学确定城市供水水源的开辟利用次序,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对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城市,严禁新建取用地下水的设施。对城市供水水源应当进行区域统筹考虑,建设“水系联网、多库串联、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的水源系统。有条件的城市或者地表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应当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水源。缺水地区要积极开辟利用城市再生水、海水、苦咸水、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2、供水系统城市应大力发展公共供水。在城市公共供水可供区域内应限制各种自备水源,原则上不应再新建自备水源设施,对原有的自备水源应逐步递减其许可取水量。城市应当以公共供水作为主体供水系统,提高生
2、活饮用水水质应建立在整体提高公共供水水质的基础上,不宜采取将饮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开的分质供水方式。适宜地发展生活用水与工业或者杂用水相分离的大分质供水系统。对城市住宅小区发展管道直饮水要适当控制,不宜作为改善水质的方向。对于缺水地区的城市住宅小区,可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再生水可用于冲厕、生活杂用和景观用水等。3、三次供水城市二次供水方式和技术、设施、设备的选用主要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水压合格,水质有保障,控制漏损及节能等。目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下水池和屋顶水箱的二次污染,因此各地应对现有的二次供水方式和设施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因地制宜地选用相应的设施设备,并应加强管理。
3、高层和多层建造的二次供水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以节约能耗。二次供水设施普通应选用地面水池、楼层水池和屋顶水箱及其他新型二次供水技术设备,尽可能避免采用地下水池。互供水水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必须依法设立水源保护区,定期或者在线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1、按照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安全防护,禁止一切危害水源水质的活动。对于地表水源,特别要加强对取水M上游IOoO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的保护;对于地下水源,应加强水源井核心区的管理工作。2、加紧研究制定适本城市具体情况的供水水源水质应急和预警方案,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供水水质。当浮现水源污染突发事件时,供水企业应当尽快预警并迅速
4、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3、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具体落实水源应急保障措施。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部份城市因水源单一,受枯水年份和季节变化严重影响城市供水的问题。4、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供水水源开辟利用规划的编制、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采取措施,保障城市供水水源安全。三、水处理技术、工艺1、_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水厂多数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根据目前的原水水质状况,为保证出厂水符合标准,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需要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同时加强运行管理。强化常规处理不仅可以降低出水浊度,同时也降低了出厂水中
5、的细菌、大肠菌、病毒、贾第鞭毛虫、隐抱子虫、铁、钵等的浓度,使形成氯消毒副产物的母体一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活性有机物也有所降低。(1)强化混凝强化混凝的重点是优选和适量投加混凝剂、助凝剂,并控制恰当的混凝条件,从而提高常规处理中浊度和天然有机物(NoM)的去除效果,最大限度地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DBPFP),以控制和减少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浊度和天然有机物去除率的大小受混凝剂的种类和性质、混凝剂的投加量及P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今后应重点对原水进行强化混凝试验,以确定去除水中浊度和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及混凝剂用量,进一步研究混凝与其他工艺(如GAC吸附处理)的配合使用。实行混凝加注自动
6、化,采取各种先后反馈加注方式,实现提高水质和药剂节约的目的。(2)沉淀(澄清)与气浮沉淀(澄清)等工艺技术比较稳定和成熟。对于低温低浊水、高色水、富营养化水(如高藻水)等采取气浮方式,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优化气浮接触区、分离区流态,合理选择气浮池进水与出水形式,采用新型多功能气浮和高速气浮等,可提高现有水厂的处理能力与适应性;沉淀与气浮组合、气浮与过滤组合等工艺均可提高常规处理工艺的效果。(3)强化过滤强化过滤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深层颗粒滤料滤床的潜力,提高滤池的除浊能力,选用合适的反冲洗方式;2)对滤池单元本身的设备和系统设施进行更新,包括新滤料的探索、研究开辟和应用;3
7、)针对近年来原水受到各种有机化合物污染等状况,在各种预处理及后处理工艺的辅助下,推广对滤前进水加注各种氧化剂、助滤剂等行之有效的除浊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在研究探索基础上,合理采用生物氧化膜等催化、氧化,絮凝、吸附及过滤综合除浊的新技术,(4)优化消毒为满足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的要求,优化消毒技术是改善常规处理的重要一环。研究应用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新的消毒技术,采用组合式消毒工艺,实行多屏障消毒。对于目前国内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的液氯消毒可采取如下优化措施:一是合理确定加氯量和投加点,采用游离氯和氯胺相结合的消毒方式;,是强化投氯的快速均匀混合,改进清水池(接触池)型式,满足
8、有效接触时间,达到二定的CT值;三是实施消毒剂加注自动化,可采取余氯测定值后反馈方式。2、净水设施技术更新与改造(1)更新改造的重点随着城市的发展,供水普及率和水质标准的提高,不少水厂的净水设施面临更新改造的任务。更新改造重点应解决以下问题:现有的净水工艺和运行参数难以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现有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适应污染后的原水;净水设施运行监测和控制水平较低;设备陈旧、运行效率低下;构筑物结构破损严重,已影响安全使用。(2)更新改造的实施为了全面完成净水设施的更新改造,建议做好以下工作:在对原有设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原水水质状况,在分析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净水
9、工艺;尽可能继续发挥原有构筑物的作用。(3)混合设施的更新与改造针对常用混合设施存在的问题,在改造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尽可能满足充分混合的要求。采用水力混合的,在运行水量与设计水量不吻合的情况下,采取分组混合的方式,混合与絮凝设施可并列2-3套,按负荷调用。机械搅拌混合的,在发挥快速搅拌、剧烈混合的同时,应防止影响混合效果。外加动力管道混合器和水泵提升扩散管道混合器等混合效果较好,也可作为更新设备的一种选择。(4)絮凝设施的更新改造普通情况下,为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改造絮凝池是投入相对较少的工程措施。絮凝设施改造的主要措施包括:分组絮凝、延长絮凝时间、调整絮凝池布置、改变运行参数、改变絮凝方式、
10、增设或者改善絮凝池排泥设备、改善絮凝池与沉淀池的联接方式等。(5)沉淀设施的更新改造沉淀池的改造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有条件时,降低沉淀池的流速,改善分离条件;增加或者加长出水槽,改善出水条件;加设机械排泥或者对刮泥机型式、自动化控制等进行改进,创造良好的排泥条件;有条件时,在池内增设斜管或者气浮单元,提高沉淀和泥水分离效果;改用高效沉淀构筑物,如高密度澄清池等。(6)过滤设施的技术改造过滤设施改造有以下几个方面:滤料层的改造滤料组成和级配的选择应结合原有滤池条件和冲洗设施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当条件允许时,普通应采用均匀级配粗粒滤料或者采用煤、砂双层滤料,但其冲洗系统必须得到相应配套。受滤池冲洗方
11、法的改进冲洗后滤料表层含泥量应小于1%,最终的冲洗排出水浊度普通应以2NTU作为目标,并尽量降至INTU以H时常测定冲洗强度,必要时增加调节设施或者调节出水堰高度。单层细砂级配滤池,可以考虑增加表面冲洗设施。当采用气水冲洗时,应避免气、水的同时冲洗,防止细滤料流失。对于均粒粗滤料滤池,为避免冲洗后水力分级造成上细下粗,应采用气水反冲。助滤剂的应用在滤池进水中投加少量助滤剂是改善滤池过滤性能,降低滤后水浊度的有效措施。助滤剂的投加,优点是可有效防止浊度穿透滤层,缺点是水头损失增长加快,过滤周期缩短。因此,合适的助滤剂投加量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优化调整。初滤水的排放与控制当出厂水浊度要求严格控制到相
12、当低的情况下,就要注意初滤水浊度的控制。降低冲洗结束时的废水浊度,为节约冲洗水,可在后期以低反冲强度冲洗一段时间,或者用翻板滤池的冲洗方式,把砂面上水放掉;排放初滤水约15分钟;反冲洗后期加注混凝剂;冲洗后停役一定时偶尔在冲洗开始时滤速缓慢提高,可缓和初滤水的浊度。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7)其它改造方式如果原水浮现有机微污染,还可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作简单易行的改造。如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则需将砂滤池改造成生物活性炭滤池。3、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净水厂的基本任务是以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把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品种和浓度降低到标准允许值以下。当原水水质超过I1I类水体且有机物总量或者单
13、项有机物、氨氮浓度等长期超标,或者时常规工艺处理后的出厂水水质仍有超标项目,特殊是出厂水浮现水质感官性状不良,溶解性有毒有害物质、病毒及隐泡子虫、贾第鞭毛虫等问题时,要按照原水水质和超标项目(1)目前,预处理的主要方法有两类:1)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曝气生物滤池等生物预处理;2)预臭氧氧化、高镭酸钾盐或者其他复合药剂氧化、催化氧化、粉末活性炭等化学氧化法预处理。生物预处理适合于水中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强,无工业废水污染的情况,北方地区冬季水温低时处理效果会下降。I化学氧化法近年来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可视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2)深度处理的方法目前主要有:1)颗粒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2)高锦酸钾盐
14、药剂氧化一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3)膜技术,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应针对水源水质特点、饮用水超标项目的特性以及超标时间的长短,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普通情况下,短期季节性的有机污染物超标,可利用常规处理构筑物,暂时采用化学预氧化和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对于有机物污染主要指标耗氧量(CODMn)和氨氮等长期超过III类的水源和净化水长期存在问题,应根据污染程度和现有工程特点等建设固定的水处理设施。必要时可采用预处理与深度处理联用的技术工艺。(3)水厂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深入调
15、查原水水质,分析污染物的现状和变化趋势;2)根据供水水质目标,评估现有常规处理工艺的净化能力,提出需要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解决的水质问题和主要工艺参数;3)考虑未来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源水质的变化,选择对以后的发展具有适应能力的净水工之:4)结合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和管理、技术等条件,进行综合经济技术分析。针对原水污染物含量情况,表4.1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主要处理方法。表41可供选用的几种主要方法水质问题处理方法色度粉末活性炭技术、预氧化技术臭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粒状活性炭技术、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嗅味粉末活性炭技术、预氧化技术臭氧化技术、粒状活性炭技术、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氨氮、亚硝酸盐氮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溶解性有毒有害物质粉末活性炭技术、预氧化技术臭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粒状活性炭技术、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病毒和两虫强化常规处理技术臭氧化(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三卤甲烷前质预氧化技术粒状活性炭技术、臭氧化-生物活炭技术水质生物不稳定性粉末活性炭技术粒状活性炭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注:为降低深度处理的运行成本,应着手研究解决经济合用的活性炭再生还原技术及装备。4、含藻水的处理技术与工艺含深水会给供水带来嗅味、色度问题;绿藻、蓝藻等藻类在繁殖过程中特殊是死亡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