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环境土壤学讲义10土壤养分循环.docx
《安师大环境土壤学讲义10土壤养分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师大环境土壤学讲义10土壤养分循环.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0. Soi1NutrientCyc1ing10土壤养分循环目的要求:要求了解土壤养分的概念、种类与形态,土壤氮素、磷素、钾素的含量、形态、影响因素、循环与调节;土壤中硫、钙、镁的形态、影响因素、循环与调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养分循环是“土壤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现已确定16种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C、H、O-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占植物干重的百分之几十至千分之几)N、P、K(肥料三要素)Ca、Mg、S微量营养元素:(占植物干重的千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FeMn.Zn.Cu.B、Mo、C1土壤养分可以反
2、复循环利用,养分的生物循环过程:生物从土壤吸收无机养分一生物残体归还土壤形成有机质一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无机养分一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养分循环过程:生物从土壤吸收无机养分生物残体归还土壤形成有机质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无机养分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10.1 Nitrogencyc1inginsoi1s土壤氮素循环Nitrogencyc1inginterrestria1andsoi1eco1ogica1systems陆地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重要生命元素,在农业生产中为“肥料三要素”之首。两个重叠循环构成:大气层的气态氮循环和土壤氮的内循环。1.Sourcesofnitrogeninsoi1
3、s土壤氮素来源生物固N微生物(细菌)逐渐积累土壤空气中的分子态N2T离子态NH4+T有效态N-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N能力强(共生固N菌)-腐生菌自生固N菌(包括蓝绿藻)大气降水含氮氧化物(NO3-NO2-NONH4+等)-溶解在雨滴中、随降水进入土壤灌溉水硝态N(NO3-N)“肥水”-N肥、有机肥2 ,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1) 土壤全氮一含氮总量,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无机态氮一般不超过5%。因此,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消长,主要决定生物积累和分解的相对强弱,而与气候、植被、耕作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土壤全氮与有机质的地理变化趋势一致,
4、在自然植被下,土壤(表土层)全氮量以东北黑土最高(2.566.95gkg),向西逐渐减少,至西北漠土最少(V0.5gkg=;东部沿海地区森林土壤的全氮量则表现为北高(暗棕壤)、中低(棕壤、褐土、黄棕壤)、南高(红壤、砖红壤)的“V”字形变化。耕地土壤的全氮量一般低于自然土壤,其中水田土壤的全氮量又低于旱地土壤。(2) 土壤无机态氮:主要是钱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有时有少量亚硝态氮(No2-N)0NH4-N和NCh-N是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或速效氮,NO2-N则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旱地土壤无机氮一般以NO3-N较多,淹水土壤则以NE-N占优势。(3) 土壤有机氮:主要是
5、蛋白质、核酸、氨基酸和腐殖物质四大类,大部分是腐殖物质。它们须经微生物分解矿化成无机氮后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有机氮的矿化作用随季节而变化,并因土壤质地类型而有所不同,一年中大约有35%的有机氮可矿化为无机氮(一般假定一个生长季节有13%的全氮矿化为无机氮)。有机氮通常按其分解难易和对作物的有效程度分为3组:水溶性有机氮,较易矿化;水解性有机氮,能在不长的时间内矿化;难矿化有机氮。土壤氮的形态及其有效性土壤N)无机氮(No3、NH4+)5%、水溶性有机氮NO3一易溶于水,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表面对NE+为正吸附,而保持于土壤中;对NCh一为负吸附(排斥作用),易被淋失。土壤N03一的淋失主要取决于
6、雨水条件,我国南方雨水多于北方,N03一的淋失就大于北方,故在旱地土壤氮肥施用上,一般有“南钱北硝”的趋势。(2)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又称生物脱氮作用在缺氧条件下,N03一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NO、N2O.N2的过程。NO3-NO2-NON2ON2这种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淹水稻田的还原层,但在通气不良和含有大量易分解有机质的旱作土壤的局部嫌气环境也会产生。据研究:反硝化的临界Eh约为334mv,最适PH为7.08.2,PH小于5.25.8的酸性土壤,或高于8.29.0的碱性土壤,反硝化作用显著下降。这是水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水田应不施靖态氮肥,钱态氮肥要深施,以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环境 土壤学 讲义 10 土壤 养分 循环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