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docx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大肠息肉,多因先天禀赋不耐所致,是以便血或便后滴血伴黏液和肛门坠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Q一、护理评估(1) 了解患者大便的性质、形状,排便出血状况。(2) 了解患者大便常规和培养、肠镜等检查结果。(3)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以及便血或便后滴血是否缓解。(4) 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况。(6)中医证型:湿瘀阻滞证。证候:大便不爽,解黏液便;便下见鲜红或暗红血液,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脱闷纳少。舌质偏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或腻Q肠道湿热证。证候;腹胀腹痛,大便滤泻或伴黏液便;泻下不爽,大便秘结;兼口渴喜饮,小便黄,
2、肛门灼热坠胀。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气滞血瘀证。证候;腐腹胀闷痛,或有刺痛;便秘便血,大便澹烂;或有痞块,时消时聚。舌质偏暗或有瘀斑。脾虚夹瘀证。证候:腹痛隐作,大便清薄;便血色淡,神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呆,或畏寒、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而暗,或有瘀斑、瘀点。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患者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保持清洁。(3)注意病室干净整洁,清新无异味。(4)需手术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及诱发因素,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患者
3、腹部剧烈疼痛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观察患者大便的频率、次数、颜色、性状等,是否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并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便秘等症状,如有便秘可餐后12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6)给药护理:患者便后遵医嘱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中药清洗。(7)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瘀血内停证及大肠湿热证者宜多食清热、凉血之物。(8)情志护理: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患者出现情绪烦躁时,使用安神静志法,指导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肠 息肉 结肠 中医 护理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