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
《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高标准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升我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时期我区防灾减灾救灾主要工作成效“十三五”时期,全区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洪涝、台风、干旱、雨雪冰冻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如2016年“623大暴雨”,2017年
2、“7T5雷暴大风”,2018年“14大雪”,2019年“利奇马”台风外围影响的强降雨,2023年“4T2风雹”等,给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努力提高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明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1 .改革体制机制,形成防治合力防灾减灾体制不断健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体制,全面推进区级机构改革,整合原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涉灾部门防灾减灾救灾相关职责,以及区政府办公室
3、防灾减灾职责和区减灾、抗震救灾、护林防火等指挥部(委员会)职责,挂牌成立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断优化,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区级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区应急管理局、区城管局、区水利局、气象分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发布联动机制,明确灾情信息发布程序、范围和方式。积极参与各类灾害救援培训、演练等工作。建立了与区人武部军地联动机制。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发布实施区物资储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物资储备工作导则区通用性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等配套的制度文件,推动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按照“1+4+N”模式,制修订了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灾害救助
4、、防汛防旱、抗震救灾、护林防火4方面8项区级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区、镇(街道)两级灾害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扎实推进。2 .完善预警机制,提升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建成1个地震烈度速报台站(项里站)、2个断层气观测站(蔡集站、埠子站),确定2处地震宏观观测点(埠子镇养鸡场、中扬镇渔场),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成1个区级、11个镇级和122个村级应急广播平台,安装957个大喇叭和306个音柱,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应急广播系统贯通。建立了352名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开通了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共发布各类自然灾害预警信息187
5、次,预警信息覆盖面和发布效率不断提高。3 .加强设施建设,推动保障升级全面落实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战略部署,扎实推进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农村危房改造与学校抗震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启动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流域治理方面,实施完成中运河、徐洪河、洪泽湖等整治工程,加固堤防2.35千米,处理险工段1.8千米,加固挡墙2.57千米,流域防洪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区域治理方面,实施了黄河故道、西沙河、东沙河、古山河等治理工程,治理骨干河道611千米,加固堤防25.7千米。全区骨干河道基本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进一
6、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方面,实施马陵河综合整治工程及马陵河城南排涝二站新建项目,完成黑海路排涝站、南区排涝站等泵站双回路电源改造,新增、改善抽排能力17.0立方米/秒,城市防洪排涝条件不断完善。依托现有工程体系,成功抗御了“利奇马”等台风暴雨和沂沐泗大洪水等洪涝灾害威胁。推进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3.44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5.35万亩,有效减少旱涝渍等灾害影响,减少粮食生产损失5%以上,显著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增加粮食产能10%以上,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与学校抗震加固工程。推进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重要建(构)筑物抗震性能鉴定、风险排查和安全加固工程,学校、幼儿
7、园、医院、养老机构等建筑,按照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落实抗震设防措施。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等建筑均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满足本区域抗震设防要求。开展城市既有住房抗震加固和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抗震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域排查巡查,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和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程。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完善设施功能,新建人民广场、印象黄河2处固定避难场所,区内避难场所达到13处,占地面积131.6万平方米,有效避难面积达66.24万平方米。推进森林防火工程建设。成子湖生
8、态林场和古黄河、大运河沿线重点林区均建成微型消防站并投入使用,全区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4 .增强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储备灾害救援力量不断增加。组建6支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及19支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依托企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社会力量,建成2支企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及2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应急救援质效不断提升。救灾物资保障持续加强。建成物资储备库(点)3个,初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类、应急装备及配套物资类、工程材料与机械加工设备类政府(实物)储备,其中基本生活保障物资19种1454件,应急装备及配套物资9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综合 防灾 减灾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