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科常规.docx
《医院传染病科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传染病科常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传染病科常规第一节一般常规一、一般常规工作1 .接诊注意事项参照传染病科门诊常规及入院常规施行八2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1)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即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各项内容必须填写清楚,尤其家庭地址及工作单位必须填写详细、正确,以便防疫人员前往访视,进行隔离消毒及患者家庭的卫生教育等工作。传染病报告卡不得漏报或积压不报。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后,于12h内寄出。(2)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为三类35种。甲类传染
2、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白喉、脊髓灰质炎患者、疑似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时,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3、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或者大批原因不明患者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3 .入院前患者应按病情需要与可能进行卫生整顿,入院时只带盥洗用具。患者的衣物经消毒后代为保管或由亲属带回。4 .对疑诊病例,或与他种传染病患者接触有交叉感染可能时,应暂时单间隔离观察,待确诊后转入同病种病室,以免交叉感染。5 .护士接收患者时应向患者介绍消毒隔离规则及其他注意事项。6 .传染病患者原则上不准陪伴,但病情危重、年龄过小,须哺人乳的婴儿,经病区主治医师允许后,方可陪伴。陪伴者以一人为限。除盥洗用具外,不可携带其他物品进入病室。陪伴者须
4、按医院规定,进行必要的卫生整顿,方可与患者同住一室,未经医师同意,不得任意离开病室。陪伴者离院前,须经过适当的卫生整顿。必要时,对陪伴者应用免疫制剂或药物预防。隔离期间,患者不得私自离开隔离区。7 .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每次限12人,时间一般不超过2ho儿童禁入病区探视。探视者应按医院规定在指定地点会见,所带物品经医务人员同意后,方可交付患者。8 .出院患者须进行卫生整顿后方可离开病区,所用物品须经消毒后方可携出。二、病案记录传染病病案记录参考医护记录篇,但对入院病历下列各项应特别注意:(-)现病史所有症状均宜记明开始时间、程度、性质及演变经过。1 .详询起病诱因及发病日期。急性病
5、从本次发病算起,慢性病从首次发病算起,并注明复发时间。2 .发病急缓,有何种前驱症状,如不适、倦怠、食欲减退等。3 .发病初期的症状或体征如何,有无畏寒、寒战、头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出汗、软弱、肌痛。4 .有发热者,其开始时间、高低、热型变化如何;发热时其他症状有否加重,有无其他症状相伴出现;退热情况,骤退或徐退,是否伴随出汗、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5 .有无鼻出血、羞明、听力障碍、知觉或运动障碍、恶心、呕吐(性质及呕吐物性状)、抽搐、惊厥、嗜睡、昏迷、澹妄、狂躁不安。有无厌食、吞咽困难、腹痛、腹胀、便秘、腹泻、脓血便、粘液便。有无咽痛、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维。有无皮疹或出血点,
6、其出现日期、数量、性状、顺序及部位如何。6 .入院前曾行何种检查,其检查日期及结果如何;接受过何种治疗,尤须注意各种病因特效治疗,如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及免疫制剂等,其药名、用法、用量、疗程、反应等,均宜扼要记录。(二)接触史与预防接种史病前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具体接触时间及程度。对肝炎患者还应询问针刺治疗史、注射史、输血或血制品史、不洁饮食史、毒物及药物接触史。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询明接种的名称、年月、次数及反应。(三)体格检查1 .应详细全面系统检查,特别注意神志、皮肤、淋巴结、眼结膜、咽部、心、肺、肝、脾、神经反射。阳性发现应详细描写,与诊断或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发现亦应记录。2 .对于口咽
7、的主要病变(如粘膜疹、溃疡、白膜、分泌物),皮疹、淤斑、血管蛛,肿大的肝、脾、淋巴结或异常肿块,应详加叙述,必要时用图表示。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1 .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按昏迷护理常规。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与传染病播散。3 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4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传染病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