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税收共治的调查和思考.docx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税收共治的调查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税收共治的调查和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税收共治”的调查和思考3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围绕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要求,对新时期税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笔者就“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在基层的落地落细作初步调查和思考。一、推进“税收共治”的现实需要一是推进税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近年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的征管模式、征纳服务逐步向现代化、规范化、集成化发展,加之国内外大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下行等因素,税务部门“孤军奋战”已不能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亟需“跳出税收抓税收”,在部门协作、社会协同中探索税收现代化发展的新
2、模式。二是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各类经济活动越趋多样化、全面化、精细化,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适用度越来越单薄。以某某市为例,现地方债务较高,经济发展放缓,对组织收入的需求愈加迫切。推进税收共治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的传统征管模式,更有利于政府及各部门通过税收共治在各自领域开拓思路、聚势赋能,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效能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日新月异,税源的隐蔽性、流动性、多面性显著增强。某某作为旅游名城
3、,知名度高、人流量大,网店、网红经济等新兴“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仅靠税务一家之力和传统征管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基层征管必须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中寻求助力、汇聚合力,积极发挥齐头并进、互助共赢的作用。二、“税收共治”存在的难点和堵点一是认识还不够深入。就外部协作而言,现税务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但向政府的汇报多,与各部门有效沟通交流少,主动协作意识不强,部分征管事项仍是按需而为、按需取数。就内部管理而言,传统的征管理念和征管方式根深蒂固,仍习惯原以票控税的手段,以数治税的意识不强;税务系统年龄结构层次偏大,老同志较多,学习主动性弱化,对新业务了解不深、掌握不够。同时,宣传力度不深
4、,社会各界对税务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税收是一家之事”的观念未完全改变,主动配合度欠缺。二是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税收共治机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推进工作的针对性较强、全面性不够,如针对某一特定事项召开的联席会议机制,缺乏系统化、总揽化、标准化、规范性的制度框架,对共治的职能、内容、途径没有明确,对取得的经验成绩没有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没有追根溯源,税收共治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推进还不够深入。三是技术还不够有效。一方面,基础数据不畅通,数据壁垒未打通,大量常用数据仍是“点对点”人工交互,需工作人员手持函件上门采集。二方面,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共享存在临时性、临机性和随意性,多方采集的数据存在碎片
5、化、跨度大和数量多等特性,需多次筛选分析后方能使用,增加了时间成本。三方面,资源共享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税收共治主要集中在自规、财政、住建、交运、房管、市监、社保、银行等业务联系较多部门的数据共享上,部门间缺乏工作联动,协同作战较弱,难以精确掌握各行业动态,税收管控存在一定漏洞和风险。三、推进基层“税收共治”的举措和建议基层税收共治,更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重点是增强各类涉税资源衔接配套,多管齐下、多方参与、多面支撑,方能形成合力,达到的效应,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进一步明确职责机制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基层税务部门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支持理解,自觉把共治置于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新形势下 税收 调查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