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师职业素养探析.docx
《儿童文学教师职业素养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教师职业素养探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儿童文学教师职业素养探析摘要教师职业素养在儿童文学学科与课程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应准确理解课程目标定位,系统掌握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如此,方能推动儿童文学课程和学科的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师资。关键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课程资源实践教学一准确理解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
2、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O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3、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O万字,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O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
4、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
5、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O8篇,占比为73.3%o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
6、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夯实儿童文学学科知识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
7、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世纪8O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8、。三.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水平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成人文学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文学 教师职业 素养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