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最全神仙谱系.docx
《道教最全神仙谱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教最全神仙谱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道教最全神仙谱系1谱系渊源2历史进程 汉魏两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两宋3天尊天帝系4三清五老 三清 五方五老君 二:六御天帝 三:金母木公 四:三官大帝 五:十方天尊5天官星君系 雷祖及部属 斗姆元君北斗七星君 六十甲子神 南斗六星君与文昌帝君 五星君 四灵二十八宿 六丁六甲 三十六天将 三台星君 四值功曹6山川河海诸神 五岳大帝 四海龙王 井海王 五龙神 五水神 九江水帝 五湖大神 四大天师 四大元帅 四大金刚 人间诸神 八仙 真人和仙人谱系渊源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其崇奉之神灵数量众多,但无一例外地都能从这块土壤中找到它的源头。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在流传中,有些神话人物最后变成被
2、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道教继承了其中的少部分,有的是基本承袭,加工甚少;有的在承袭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富有道教色彩的神灵。如民俗神中之大部分属于前者;黄帝、东王公、西王母、九天玄女等仙真属后者。后来到战国秦汉年间,人们开始将流传的神话人物载入书籍,其中庄子所记的广成子、彭祖,淮南子所记的赤诵子,以及史记列仙传神仙传等所载的神仙和方士等。其中,最为经典的就属纬书。纬书在重点神化儒家圣人及儒家经典的同时,又制造了许多仙话。除有仙山、仙人食白玉膏等描述外,又对一些古代神话人物进行仙化,主要的有黄帝、西王母、九天玄女等。还给日月五星、北斗、五岳、河渎众神取名、描状貌、配服饰。这后一点为纬书的开创之举
3、,成为后世道教广泛承袭的对象。应该指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神灵,虽然大部分承袭了中国古代神灵的模式,但也有一部分为道教所新创,除道书所载名目繁多的诸仙真外,诸如三清、三官、郡都大帝等是其最著者;玉皇大帝可算为半承袭半新创的神灵。尽管如此,道教在新创这些神灵时,仍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要汲取中国已有的文化养料。三清尊神之一的元始天尊的塑造就是具体的例证。元始天尊最早的雏形是元始天王,首见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该书云:“昔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经四劫,天形如巨盖,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
4、上,名曰玉京山。”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元始天王与之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薮、神农等五帝是其后裔云云。很显然元始天王是天地万物人类的始祖神,脱胎于盘古神话。盘古神话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之三五历纪,此书已佚,太平御览卷二引有其中一则文字:“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两相对比,模仿之迹,显然可见。其他对三官大帝、部都大帝、玉皇大帝的塑造,无不借助于古己有之的神话传说。历史
5、进程神仙谱系阵容的庞大,也是华夏历史进程的另一种诠释。和华夏历史一样,神仙谱系的造构与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和由纷杂无序到较有系统的演变过程。汉魏两晋汉魏两晋是道教神仙谱系的初创时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既确定神仙、真人为崇拜对象,又将儒家的圣人、贤人纳入神仙谱系,将它们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谓“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此时的神仙谱系比较粗疏,呈现初创时期的原始状态。这时期活动的主要道派五斗米道,除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又造构了天、地、水三官,此外,则不见
6、造构他神。这与当时五斗米道不重视偶像崇拜有关。如张鲁(或云张陵)所作老子想尔注十分强调老子道“无名”、“无象”的观点,反对给“道”取姓名,设状貌,因此,这时期所创神灵是很少的。南北朝南北朝是道教大量造构神仙和进行初步整理的时期。陆修静在改造南天师道(原五斗米道)时,仍然坚持三张传统,认为“大道虚寂,绝乎状貌J道士祀神的.主要场所“靖室”应该注重“清虚”,“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而已但寇谦之在改造北天师道时,却与此观点完全相反。一方面借太上老君之名,自立“天师之位”,表示仍尊太上老君为该教教主,另方面,又另造新神,为其神权张目。除制造太上老君之孙李谱文授予录图真经神话外,“又
7、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南朝梁道士陶弘作真灵位业图,意欲将此杂乱无章的诸多神灵,清理出一个较有次序的谱系来。他根据世俗“朝班之品序”和“高卑”原则,将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用七个阶次组织排列起来。第一中位(即第一神阶,下同)以玉清元始天尊为主神,第二中位以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主神,第三中位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第四中位以太清太上老君为主神,最后第七中位以郡都北阴大帝为主神。每一中位之下,分列左位、右位、女真位、散位、地仙散位,分别容纳若干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编制出道教史上第一个神谱。虽然此神谱并未完全系统化,但它将十分庞杂的神仙群纳入七个系列,无疑比原来的漫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教 神仙 谱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