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十三五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浙江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十三五”规划农业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是全面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美”浙江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U2018)的通知(发改农经(2015)1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全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开展农业环
2、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期限为20162023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当前农业环境突出问题1 .农业面源污染依然突出一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养殖主体责任意识不够强,农牧对接不够紧密,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的关键性措施有待提高。二是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依然存在。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工作,但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施用量依然较高。三是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尚处初级阶段。全省农膜使用量在20072013年间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每公顷使用量是全国平均的1.61.8倍,但地膜回收利用率偏低,且回收处置技术服务和加工利用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水
3、平总体滞后。四是洁水渔业的积极效应亟待加强。高密度、高投入、高排放的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对水体造成了污染损害,且由于大量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其残饵和排泄物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五是秸秆高值化利用数量有限。秸秆资源分散,收集成本高,秸秆利用主要以就地还田为主,固化成型、饲料基料等相对高附加值利用数量有限,焚烧发电也只能局限在生物质电厂周边区域,受成本制约推进难度大。2 .农用地土壤污染日渐凸显由于工业、矿产和农业农村污染物在土壤长期持续累积,我省农用地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等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一方面,因工业“三废”及城市生
4、活污染物排放,引发部分农田重金属污染。据初步调查,部分城市周边农田汞铜铅锌重度污染。另一方面,有机物污染也必须引起重视,主要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挥发性有机物(VOC)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素、藻毒素等,大部分为难降解有机物,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3 .农业资源存在过度利用一是耕地资源减少。全省人均耕地从1996年的0.72亩下降到2015年的0.56亩,仅为全国三分之一,明显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95亩的警戒线。此外,2009年全省坡度小于坡度的耕地比1996年减少2124万公顷,坡度225度的耕地增加13.75万公
5、顷,优质耕地逐渐减少,补充资源质量也不高。二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农业生产过程对耕地“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导致农业重点开发地区土壤质量不断下降。水稻土有机质平均含量较20世纪80年代初下降约5%。三是海洋渔业资源长期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单位渔获量(每千瓦功率年捕捞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13吨/千瓦降至当前的0.7吨/千瓦左右,重要经济鱼类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明显,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退。四是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比较突出。近年来实行地下水禁采,重点区域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低位,地下水超采引起的问题仍然严重,尤以杭嘉湖平原、温黄平原最为显著,威胁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五是水土流
6、失依然存在。尽管我省近年来陡坡开垦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农业生产行为已大为减少,但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等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削弱当地的农业生产基础,影响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4 .农业生态安全面临较大威胁一是近海渔业生态破坏严重。全省近岸海域劣四类水质面积占37%,杭州湾和乐清湾生态系统常年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70%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明显,近岸海域浮游生物生存环境一般,底栖生物生存环境较差,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对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涧游通道造成影响。二是有害生物入侵严重威胁农林业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蛇、柑橘黄龙病、凤眼莲、互花米草、加
7、拿大一枝黄花、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和扶桑绵粉蛇等外来有害生物不断入侵与扩散,对我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松材线虫病,2014年全省9个市34个县(市、区)发生面积16.41万亩,累计病死树超过3700万株。尽管我省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交通运输、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农产品调运将更加频繁,加上邻近省份已发现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红火蚁、葡萄根瘤蜥、香蕉穿孔线虫等检疫性有害生物,我省生物入侵风险加大,疫情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现有治理措施与制约因素针对上述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我省围绕“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要求,结合“五水共治”、“三改
8、一拆”、811生态文明行动,顺势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使我省“一控两减四基本”目标成为全国标杆,”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农业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启动清洁土壤行动,深入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以基本农田、主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米袋子”、“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加大了农业“两区”的土壤环境保护力度,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基本得到控制;以农产品基地等为重点,实施了一批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试点工程;以主要农产品种植区等为重点,开展了土壤污染监测,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完成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和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9、制度,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地方行政责任制。积极落实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实施植物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有效遏制了植物疫情严重蔓延危害势头。印发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3年)、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等,组织开展“蓝色屏障”行动,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启动了近岸海域“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结构,促进海洋系统修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农业环境治理尚未步入全面系统、持续推进的轨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以单纯依靠资源开发和物质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科
10、学发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尚需进一步强化;二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三是相关科学基础数据和治理技术研发滞后,缺乏综合配套、成本可控、简便实用的治理技术,难以为全面开展农业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四是针对农业环境问题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分散在各领域、各层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仅作为相关文件的特定方面举措进行规定,农业环境管理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对具有相关性的农业环境问题管理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农业环境问题的系统解决。(三)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11、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活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迫切,农业环境突出问题也广受社会关注。开展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既是提高我省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和全面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两美”浙江和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全省各地和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基本消除农业环境安全隐患,努力为实现“两美”浙江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
12、实保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建设“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安全放心”的绿色农业强省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管控风险、综合治理”的要求,充分认识农业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长期性,充分利用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既有基础和取得优势,科学处理好农业增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供给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科技支撑,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防治,加快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优质高效的现代
13、生态循环农业,为实现“两美”浙江和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筹考虑农业环境问题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区分轻重缓急,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科学治理,明确治理重点和实施范围,实施差异化治理对策,确保取得治理实效。强化创新,增强动力。加强农业环境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农业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政策法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环境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属性。各级政府应在农业环境治理工作中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建管并重,巩固成果。坚持治
14、理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强化监管,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工程建管体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治理成效。(三)治理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3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农业资源得到合理保护,有害生物入侵得到控制,基本消除农业环境安全隐患,为实现“两美”浙江和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奠定良好基础。2 .具体目标表2-1浙江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目标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2023年1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97982年有机肥推广使用量万吨901003农药使用量万吨5.65.44化肥使用量万吨87.583.15农膜回收率%89956秸秆综合利
15、用率%8995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8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356120009标准农田中一等田比重%4050说明:打7”的指标为2016年新增指标,暂无基准年数值。3 .治理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降低我省耕地污染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耕地基础地力;提高我省农业环境污染的削减能力,减少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为缓减水土及大气污染做出积极贡献;退减地下水超采和地表水过度开发,使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改善;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抗御洪涝灾害和涵养水源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经济社会效益。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倒逼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结构优化、节水减污、保护环境的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带动农村综合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我省总体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带动环保科技的攻关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加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重点治理区永久基本农田、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中明确的渔业养殖功能区以及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二)技术路线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减量。开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