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知识问答.docx
《法律常识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常识知识问答.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法律常识知识问答法律常识知识问答1、我国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哪一日?答:2001年12月4002、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答: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什么是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效力的是什么法?答: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7、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哪一年?答:1954年。8、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答: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1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答:依宪治国11、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机关?答: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
2、院,即中央人民政府。12、在我国国家的立法机关是什么机关?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3、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什么机关?审判机关是什么机关?答: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14、什么是依法治国?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15、法治国所要实现的政治目标是什么?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7、有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答: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
3、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8、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答: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答: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相同点是什么?答:1、阶级本质相同。2、指导思想相同。3、任务和目标相同。21、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46、我国对违法犯罪的未
4、成年人的实行怎样的方针?答: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57、什么是社会管理秩序?答:社会管理秩序指国家机关对社会和管理活动及秩序。58、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的行为由什么部门制裁?答:由公安机关予以制裁。59、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有哪三种?答:1、警告。2、罚款。3、拘留。60、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什么原则?答: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原则。61、什么是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答: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是故意或者过失导致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较大公私财产造成失的行为。62、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责任?答: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就是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5、.63、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凡是违反刑法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64、什么是故意犯罪?答: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造成的犯罪的是故意犯罪。65、捡拾东西要还给失主这是道德要求的,如果不还就是不当得利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在失主要求返还而拒不返还的,则可能构成什么行为?答:违法,犯罪67、什么是过失犯罪?答:因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造成的犯罪是过失犯罪。68、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答:惩治犯罪,保护人民。69、刑罚分
6、为主刑和附加刑,请问主刑有哪些?附加刑有哪些?答:主刑有:管制、拘投、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70、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对人民危害最大的犯罪是什么罪?答:危害国-家-安-全罪。鼓楼区五凤街道凤仪社区基本法律常识问答-民法32题2016-07-1818:39|#2楼一、问答题1、什么是民法?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什么是民事责任?答: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或法定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
7、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3、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根据民法通则第4条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4、什么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5、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常识 知识 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