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和其他共生细菌的固氮作用培训课件.docx
《根瘤菌和其他共生细菌的固氮作用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瘤菌和其他共生细菌的固氮作用培训课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根瘤菌和其他共生细菌的固氮作用培训课件几百年来,轮作中种植豆科作物和施用粪肥是为非豆科作物提供氮素的主要途径。随着合成氮化合物成本降低和产量迅速增加,虽说二者仍是农业中重要的氮源,但其重要性已逐渐下降。美国和加拿大1980年施于作物上的各种合成肥料分别为1140万和80万吨。估计1990年美国化肥用量超过1500万吨,合成氮肥的消费量不断增长主要因为氮肥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与作物产品价格相比肥料成本不断降低。一、固氮量适宜的豆科作物根瘤固氮量平均占植物生长所需氮量的75%,其余部分由土壤或施肥中的氮补充。根瘤菌固氮量因根瘤菌品种、寄主植物及二者发育的环境而异。在新西兰,三叶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时
2、固氮量可高达45公斤/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豆科作物的固氮量多为1122公斤/亩。新西兰的气候常年极适宜豆科作物生长和固氮,那里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氮仍来自根瘤固定。表5-1列出了几种豆科作物的典型固氮量。苜蓿、三叶草和羽扇豆一般比花生、菜豆和豌豆固定氮量多。大豆、豌豆较之蚕豆固氮效率低。大多数温带豆科作物年固氮约7.5公斤/亩,而集约管理的牧场常为7515公斤/亩。生育期短的一年生豆科作物年固氮量多为47.5公斤/亩,多年生豆科作物固氮量则很大。(表:表5T豆科植物固氮量)豆科植物固氮量(公斤/亩/年)报道值范围典型值苜蓿43414.5拉地诺三叶草13.4草木樨最多208.9红三叶草6138.
3、5三叶草(类)423一野葛8白三叶草7.7Ir豆496.8胡枝子(一年生)一6.4巢菜6106豌豆2115.4大豆4127.5冬豌豆3.4花生3.2菜豆最多53蚕豆119.8蚕豆(阴生型)最多49根瘤菌属内种类繁多,并需要专性寄主豆科植物。例如,与大豆共生的细菌不能与苜蓿共生。豆科植物种子必须用经适当处理和保存的合适菌种接种。大田第一次种植新豆科作物品种且原有根瘤菌不肯定有效时,建议进行接种处理。二、豆科作物所固定氮的转移玉米、小粒谷物和饲草与豆科作物间作时常能增产,这似乎因改善非豆科作物的供氮而带来好处。现在仍不完全明白氮是怎样从豆科作物的根转移到伴生作物中去的。豆科作物可能分泌少量氨基酸和
4、其他氮化合物。微生物分解豆科作物脱落的根和根瘤组织也能给伴生作物提供氮。豆科作物衰老、死亡、或收走茎叶、或放牧后,根系便可释放相当数量的氮,其中一些氮被转移给非豆科作物加以利用,这种作用对豆科作物下茬所种的非豆科作物尤为重要。在某些条件下,似乎氮很少转移,为了获得满意的产量,就须施以作物所需的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氮。豆科作物因某种原因不能有效固氮时,给非豆科和豆科作物施些氮肥也会有好处。三、豆科作物施氮只有土壤有效氮含量最少时豆科作物才最大限度地固氮。有时建议在播种豆科作物时施肥中包括少量氮,保证幼根结瘤前有足够的氮素营养。早春土温低、潮湿和根瘤菌活动受限制时,应为豆科作物施些氮肥。在集约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根瘤菌 其他 共生 细菌 固氮作用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