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萧山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杭州市萧山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二。二二年九月前言5一、现状与形势5(-)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5(二)工作成效7(三)存在的问题10(四)面临的形势11二、总体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3(三)主要目标14三、有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6(一)重点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16(二)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17(三)推动能源体系低碳变革18(四)构建低碳循环工业体系21(五)推动建筑全过程低碳化23(六)构建低碳高效交通体系25(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27(八)控制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28(九)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29四、主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0(-)强化经济社会领域气候韧性30(二)强
2、化自然生态领域气候韧性31(三)强化基础设施气候适应能力33(四)提升重要生态安全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4(五)加强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35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36(一)提升温室气体统计核算能力36(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数字化建设37(三)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38(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创新水平39六、积极开展创新试点示范40(-)深化低碳示范场景建设40(二)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40(三)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41(四)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试点41(五)推进区域合作42七、保障措施42(一)加强组织领导42(二)加强监督考核43(三)加大要素支持43(四)营
3、造良好氛围434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202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一系列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新举措,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十四五期间是萧山区聚焦亚运、开放、数智、幸福战略导向,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的关键时期,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加快推进萧山区应对
4、气候变化工作,现依据国家、省、市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关部署,围绕落实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立足萧山区发展实际,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构建气候治理体系和气候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规划将成为十四五萧山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一、现状与形势(-)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萧山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萧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境内气候的主要特征为: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湿渔圜口、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冷空气易进难出,
5、光、温、水的地区差异明显。自1981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我区气候整体呈现出平均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减少、气象灾害频发等趋势。年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自1981年以来,萧山区年平均气温每十钥高O.58z高于全省同期的O.47oCo其中,2001-2010年升温幅度最大,达到0.92。C,1991-2000年升温幅度次之,达到0.76,2011-2023钊幅匐豆最小,为0.02(见图1.1)。并目萧山区呈现高温天数显著增加(2017年高温天数最多,高达43天),冷冻天数整体减少的趋势(2019年最少,为1天)。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加剧自1981年以来,萧山区降水量总体上呈波动增加
6、,2000年之后萧山区年降水波动幅度显著增大,且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加剧,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此外,降雪量下降、暴雨天数增加。年日照时数减少。自1981年以来,受降水量、低云量、车谖日等增加影响,萧山区年日照时数整体呈减少趋势,最近10年较前30年相比平均减少95.6小时;从各季日照时数来看,春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夏、秋、冬三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O气象灾害频率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近年来萧山区台风、暴雨洪涝、极端高温、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等新特征。强雷电、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和冰雹
7、等强对流天气增加,其中3-6小时短历时、致灾型降水概率明显增大。图1.11981年以来萧山区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单位:)(二)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萧山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并重的原则,全面推进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各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产业低碳化转型稳步推进O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5年的3.0:54.5:42.52023锦勺3.2:37.9:58.9,僦JWt业增加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5.6%提升到58.2%o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06.95亿元,占GDP的5.8%o十三五期间,我区扎雌井
8、腾笼换鸟工作,重点对印染、化工、羽绒等十二个行业开展淘汰整治提升工作,系统推进F氐散乱企业(作坊)整治,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608个,完成低散乱行业整治提升项目2305个。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2023年共实施市级数字化改造(攻关+推广)项目107个,完成投资4.4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79%;实施市级机器换人项目110个,新增企业上云1961家,新增工业机器人设备331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质效显著提升。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十三五以来,全区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大力实施煤改气工程,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2023年全区煤炭、油品、天然气、外来电及其他占能源消费总量
9、的匕t沏为19.3%x13.5%,9.3%,57.9%,与2015年眦,分S吓降12个、0.9个、2.4个百分,点及提高15.3个百分点。2023年全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62.46MW,较2015年增长181%,装机占比15.4%,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167.9MW,增幅达到503%,装机规模与增幅均位于全市各区县前列。2023年全区单位GDP能耗为0.42吨标煤/万元(2015年不变价),较2015年下降16.8%。城镇化低碳发展成姬著。建筑领域,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677个项目实施绿色建筑面积6893万平方米,16个项目共276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亚运村区
10、块及配套设施获得国家二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91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累计面积达834万平方米,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从3.8%持金是升至13.2%。交通领域,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十三五期间建成地铁4条,开工在建2条,新建公交停保场5处,公交站8处,新投放公共自行车超过1.3万辆,增幅超过115%,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累计新增300余辆公交车,并逐步淘汰低标准第由车辆,截至2023年底,公交车中燃气车占49.94%,名蝇动车占25.5%,油电、气电混合车占20%,拥有公共充电设施107处,充电桩1019个,其中快
11、充764个,慢充255个。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增强o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共实施59个项目,建成区25%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健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重点行业行动方案,出台萧山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高温、抗雪防冻、大风、雷电等4个分灾种预案,初步形成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22个镇街和428个村(社区)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创建,在全省率先推出防雷安全风险码,成功荣获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区中国天然氧吧翻K
12、号。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常态化开展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一步理顺和强化生态环境与统计、商务、住建、农业、规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作机制,基本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与核算制度,积极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区域内近I1o家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强化清单和碳报告数据应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和市级低碳试点,其中,衙前镇纳入首批省级低碳乡镇试点,临浦镇纳入市级低碳农村试点、所前镇纳入市级低碳乡镇(园区)试点。(三)存在的问题产业能源低碳转型难度加大O产业结构方面,当前化纤、纺织和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区CO2排放总量的50%以上,是全区减缓气候变化的
13、重点控制对象,然而一方面这些产业作为全区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所产产品大多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较大,短期内难以淘汰也不可能淘汰;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产业优化升级,落后产能淘汰和腾笼换鸟等工作已进入了深水区,高耗能企业腾退空间进一步压缩,难度逐年加大,转型成本逐年提高。能源结构方面,十三五期间萧山区大力推进煤改气等工作,能源结构显著优化,随着燃煤锅炉保有量减少以及各项政策边际效应递减,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面临更大的困难,而全区印染企业集聚的特点,决定了短期内难以改变公用热电企业集聚及其用煤量相对较大的现状,非化石能源方面,受制于全区要素资源禀赋不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小、
14、占比低的问题难以改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待提升O近年来,萧山区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对市政、水利、应急、卫生等基础设施和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构成的挑战更为严峻复杂,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必要而紧迫。然而十三五期间,萧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仍以减缓气候变化为主,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保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应对气候治理体系有待健全包括当前区气候治理工作更多停留于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主动谋划推进方面有待加强;部门联动和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加强;资金保障还不充足,技术支撑和人员队伍有待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步伐有待加快,仅停
15、留在推动局部领域建设,未形成各领域综合协同的发展机制,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治理体系亟待建立;推动主体仍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主体参与绿色生产和低碳生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足,尚未建立起多方主体和全民共同参与的大气候治理模式。(四)面临的形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应对气候变化营造新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围绕着相关目标和愿景,从国家到地方将密集出台并实施系统性减排方案和政策举措,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将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引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和氛围。重要窗口”目标对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新要求O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使命、新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全省生态文明领域的使命、目标,萧山作为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上要下功夫补齐补强短板,率先试点示范,努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在萧山大地上率先落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动能。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渐成熟,城市大脑迭代升级将为我区适应气候变化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提供新手段;氢能、储能、碳捕捉及封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