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古诗文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人教版.docx
《小学四年级古诗文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古诗文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古诗文题西林壁tiX1I1nb1【宋】苏轼singsush1横看成岭侧成峰,h6ngknch6ng11ngcch6ngfeng远近高低各不同。yunjingodigbut6ng不识庐山真面目,bush1IOShanzhenminmu只缘身在此山中。zh1yunshenzic1shanzhng【注释】西林:即庐山乾明寺。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我国名山之一。横看:从正面看。识:知道。缘:由于,因为。【译文】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名句赏析一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
2、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亳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
3、诵的警句。游山西村y6ushdnxicun【宋】陆游(sngIuy6u莫笑农家腊酒浑,wush16ngjiIdjihin半年留客足鸡豚。MnnidnIiUkzuj1tun山重水复疑无路,shanzhngshu1fuy1wuIu柳暗花明又一村。IiOdnhudm1ngyuy1cun【诗文注解】腊酒:头一年腊月所酿制的酒。浑:浑浊。酒以清者为贵。足鸡豚(tu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柳暗花明:柳色深绿为“暗”;柳色红艳为“明二绿柳繁茂阴浓,鲜花娇艳明丽。箫鼓:名词用作动词,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在这一天祭土
4、地神和五谷神以求丰年。古风存:存古风,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趁着月色闲游。无时:随时,没有定时。【诗文今译】不要笑话农家的酒不清香甘淳,这可是他们自己酿制的,因为今年是个丰收年,所以才会有这么丰盛的佳肴,热情的村民款待客人的可是他们家最好的酒和菜了。来到这个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初,老汉我翻过一重重山趟过一道道水,咋就没个头呢?叫人直怀疑真的没有路可走了,猛然间,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哦,那不是一个村庄吗?村子里好不热闹,只见你吹着箫,我敲着鼓,成群结队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原来是春社祭神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了,人们走上街头联欢来了,别看人们穿着粗布衣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古诗文 上册 译文 注释 赏析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