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五有建设任务要求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五有建设任务要求表.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全文化“五有”建设任务要求工作内容总体要求具体要求一、企业安全文化“五有”建设要求着眼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企业安全文化“五有”建设。1.有制度:企业建立健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相关制度,确定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项经费,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2.有培训: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作为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突出岗位应知应会教育和岗前安全知
2、识培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建设安全体验馆并开展安全体感培训I。3.有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安全课,组织职工家属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和安全文化创演活动,发动广大职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4有排查:发动职工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并依法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定期排风险、除隐患。5.有氛围: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岗位安全标识,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安全生产系列挂图、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设置岗位安全描述、风险公告、警示提示、安全操作规程等标识,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
3、栏,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提示。二、社区、农村安全文化“五有”建设要求着眼提升社区、农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的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推进社区、农村安全文化有队伍、有制度、有阵地、有活动、有氛围“五有”目标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1有队伍:建立社区、农村“安全哨兵”队伍,鼓励社区农村党员、安全网格员、社区民警、楼道长、灾害信息员、退休职工教师等担任兼职安全宣传员,开展安全宣传工作。2 .有制度:将社区安全宣传纳入市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定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农村安全宣传、考核评比、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农村
4、隐患排查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安全公约和村民安全行为规范手册。3 .有阵地:鼓励区镇建设安全教育科普站(室、所、点)、安全主题公园或文化广场、文化角,布置安全文化廊道、楼道,开展浸润式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应急标识。4 .有活动:定期开展“安全哨兵”宣讲、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文艺演出等宣教活动,广泛宣传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深入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结合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广泛开展安全文艺作品创作和安全文艺演出活动;利用乡村“大喇叭”、公益短信等平台,开展经常性应急安全知识和预警预测信息宣传。5,有氛围:在社区、农村因地制
5、宜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橱窗,在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经常性播放安全常识、应急避险知识和安全提示;创作投放安全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编印发放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三、校园安全文化“五有”建设要求着眼安全教育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根植学生安全文化理念,普及安全生活常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1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重点围绕实验室和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管理以及校车安全等方面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2.有教学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安全
6、教育时间,落实安全教育课时。3.有宣教活动: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开办安全知识小课堂、“名师空中课堂”等,不断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经常性组织参加以安全为主题的书画竞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开展火灾逃生、建筑坍塌、溺水急救等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4.有载体氛围: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等载体设立安全专栏,开发应急安全文创产品;有条件的设立安全体验教室,利用全市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等体验场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活动。5.有共建共享:鼓励社会组织为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支持,加强中小学与社区、农村、企业、社会机构等联系,
7、搭共建单位、结安全对子,共享安全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四、家庭安全文化“五有”建设要求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发挥安全宣传走进家庭、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1有组织引导:各级村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通过走访入户、发放资料等方式,指导辖区内居民做好防火、用电、用气、电动自行车等安全工作,指导帮助居民查找、消除安全隐患。2.有应急技能:每家每户落实绘制一条家庭和楼道疏散逃生路线、备好一张家庭应急电话联络卡、学习一次安全读本、梳理一张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参加一次应急逃生演练、加入一个安全宣传微信群等“六个一”活动。3.有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居民开展地震火灾应急逃生演练,熟悉避难逃生路线,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4.有宣教活动:组织“安全示范家庭”创建活动,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等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家长和儿童走进安全体验场馆,在体验参与中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技能。5.有储备物资:提倡家庭基本安全教育、保险等资源投入,推动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