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婴儿输注氨茶碱危害氨茶碱作用机制急慢性中毒表现血药浓度情况中毒治疗措施和要点总结1.docx
《临床婴儿输注氨茶碱危害氨茶碱作用机制急慢性中毒表现血药浓度情况中毒治疗措施和要点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婴儿输注氨茶碱危害氨茶碱作用机制急慢性中毒表现血药浓度情况中毒治疗措施和要点总结1.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婴儿输注氨茶碱危害、氨茶碱作用机制、急慢性中毒表现、血药浓度情况、中毒治疗措施和要点总结氨茶碱常用于肺部喘息性疾病,包括哮喘和成人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适应症还可应用于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药典上载明可以用于胆绞痛,病态窦房结综合综合征和窦房传导阻滞等。在新生儿中,氨茶碱也可用于治疗呼吸暂停。药物、饮食和潜在疾病可以改变其狭窄的治疗窗口引起急慢性中毒。氨茶碱作用机制氨茶碱为茶碱与二乙胺复盐,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强。(I)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松弛肠道、胆道等多种平滑肌,对支气管粘膜的充血、水肿也有缓解作用。(2)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
2、过率和肾血流量,抑制远端肾小管重吸收钠和氯离子。(3)增加离体骨骼肌的收缩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情况下,改善肌收缩力。茶碱增加缺氧时通气功能不全被认为是因为它增加膈肌的收缩,而它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超过呼吸中枢的作用结果。氨茶碱作为平滑肌松弛药,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茶碱支气管扩张作用部分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结果,此外,茶碱是喋吟受体阻断剂,能对抗腺喋吟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氨茶碱急慢性中毒表现氨茶碱的临床应用治疗窗口较窄,小儿口服氨茶碱常用剂量为35mgkg次,静脉注射常用剂量为24mgkg次。氨茶碱经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清峰值水平相对较快,可在30-120分钟内即可达到。
3、静脉注射形式的氨茶碱在30分钟内达到血清水平的峰值。氨茶碱的毒性常出现在血清浓度为1520%/m1时,表现为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gm1,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清中浓度超过40gm1,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有效浓度与毒性浓度很接近,临床中注意医源性氨茶碱中毒。急慢性中毒表现胃肠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心血管:心动过速(最常见)、低血压(由于B2效应激动作用)、心律失常,房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由于2效应/激动作用;心室纤维性颤动;无脉电活动(PEA);心搏停止等。肺部:呼吸频率增高导致呼吸性碱
4、中毒、急性肺损伤和呼吸衰竭。值得注意的是氨茶碱有时可使支气管痉挛加重。神经学症状:包括震颤(最常见)、不安、躁动和精神状态改变,惊厥等。酸碱平衡: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等。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磷血症等。过敏反应:有人强调氨茶碱所致的过敏反应是乙二胺所致,因其是致敏物质,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也可发生延缓型过敏反应。白细胞计数升高:由于儿茶酚胺活性的增加,可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注意事项(I)癫痫发作在急性用药过量比慢性用药过量更常被报告。(2)在长期暴露中,癫痫发作可在较低的血清浓度(40-60微克/毫升)下发生。(3)心律失常更常见的慢性用药过量后低血清浓度。(4)慢性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婴儿 氨茶碱 危害 作用 机制 慢性 中毒 表现 浓度 情况 治疗 措施 要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