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下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下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目录一、发展基础4(一)三类教育得到新发展5(二)队伍素质取得新提升5(三)教育装备迈向新水平5(四)校园建设呈现新面貌5(五)对外开放走向新格局6二、面临形势6(一)均衡发展水平仍需提升6(二)“轻负高质*隹进仍需加力6(三)人力资源建设仍需优化7三、总体战略7(一)指导了才7(二)工作F针7(三)战略目号8四、发展任务10(一)加快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让更多的儿童拥有奠基人生基石的快乐童年10(二)深入实施“轻负高质”素质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权利12(三)全面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成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智慧源泉13
2、(四)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使教育品质得到全面而持续的提升15五、保障措施16(一)合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16(二)积极促进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17(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19(四)不断加强基础保障建设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202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强国必先强教,强区也必先强教。下城区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全力打造“繁华时尚之区”的目标定位。这亟需教育先行一步,趁势而上,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
3、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支撑。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精神,以下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年)为指向,结合下城教育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下城教育工作以“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为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区域教育生态理论,全面建设“教育学术之区,全力打造“优质教育项目”,各级各类教育健康、稳步、协调发展。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
4、教育质量监测联络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社区教育资源中心、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教育部校本教研实验区、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项目样本区、中央教科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浙江省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浙江省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等荣誉。(一)三类教育得到新发展。教育“金三角”合力效应不断彰显,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3-5岁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100%,100%幼儿园进入等级行列;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IO0%解决辖区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青少年参加社区活动率达到80%以上,市民常驻人口培训率达到63.5%以
5、上。(二)队伍素质取得新提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合格率达到100%,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均达95%。梯级名师管理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梯级名师占在职教师总数的50%,形成覆盖全区的阶梯型名师群。(三)教育装备迈向新水平。中小学、幼儿园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及中小学计算机教室配备率均达100%,普通教室多媒体配备率达93%,计算机生均比达到5.58:1。建成8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个市示范性实验室。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教育信息化集中应用与管理平台初具规模,全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达到100%。(四)校园建设呈现新面貌。中学新建3所,改扩建3所;小学新建5所,改扩建2所;幼儿园新建8所。总建筑面
6、积达146756平方米,总投入约为2.6亿余元。26个学校(校区)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达标率为86.7%,位居全市前列。(五)对外开放走向新格局。中央教科所全国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落户下城,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设会议,以下城地方命名设立亚太地区教育创新奖一”文晖奖”,下城教育自主发展与借势、借力、借智发展的融合效益不断提高,逐步形成“高平台、宽领域、多层面”的交流合作格局。二、面临形势自2010年以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陆续出台,促进教育均衡、公平、优质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繁华时尚之区”,继续将教
7、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新形势给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多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和倍增是人民所需,是发展所迫。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致使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均衡发展水平仍需提升。随着“南精北快”战略的推进,北部校园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还需进一步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而南部校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培育形成了良好的软件资源,但校园建筑面积小,硬件缺乏优势,发展受到制约。配套校园建设滞后,规模不足,且未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入园纳入规划,造成局部“上好学难,、“入好园难,问题仍然存在。“轻负高质”推进仍需加力。在杭州市招生、考试评价等现行教育政策统一的情况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区 教育事业 十二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