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斜井下穿公路施工技术探讨.docx
《铁路隧道斜井下穿公路施工技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隧道斜井下穿公路施工技术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铁路隧道斜井下穿公路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交通网规模的快速扩大,铁路与公路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剧。下穿公路的隧道工程大都埋深浅、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该文以川藏铁路某隧道斜井下穿国道为例,依托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目标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探讨,对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进行详细探讨,以便为该隧道斜井施工,以及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铁路隧道;下穿公路;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工法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迅猛提升,形成了密集的铁路和公路交通错综网,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沿快车道发展1。然而,错综的交通网导致铁路公路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
2、逐渐凸显,为了降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隧道下穿、上跨的方式进行过渡成为常用办法2.3。对于隧道下穿公路来讲,如何在确保公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隧道进行安全施工成为关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在埋深较浅、地质条件复杂和国道或高速公路等重要道路、大断面隧道施工等多种条件的综合影响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围岩的平衡进行破坏,导致公路发生破坏和损毁,进而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甚至会出现洞内塌方和道路坍塌3-4。为此,应当总结已有施工经验,结合工程实际,因地制宜地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是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1工程概况本文以川藏铁路某隧道为例,该隧道4#斜井位于线路左侧,负责正洞长度3091m,和正洞相
3、交于D3K673+773处,斜井与隧道小里程方向平面夹角103502,斜井长1642m,洞身综合坡度6%,采用双车道I1型无轨运输,轮廓净空断面为7.5mX7.5m(宽X高)。经现场踏勘洞口距国道215直线距离为42m(沿洞轴线),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勘测,隧道4#斜井与国道215中心交叉点为X4DK1+590,此处埋深为19.7m,为典型的大断面浅埋深隧道斜井下穿公路施工。下穿国道215段,根据设计图纸同时结合超前质地预报资料揭示,为角砾土夹碎石、块石,围岩破碎,湿润,施工围岩等级为V级。围岩破碎,局部渗水,稳定性较差,易掉块、局部坍塌。根据地质雷达反射信号特征,推测DK1+603DK1+
4、588段围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密集。根据斜井与国道关系及地质类型分析,斜井在开挖过程中,尤其是控制爆破可能会出现路面开裂等,影响道路正常运行,甚至会出现洞内塌方和道路坍塌的安全隐患。施工前应对斜井下穿国道215结构进行调查、影像取证,提前完成洞口的截排水、地表加固及预加固桩;施工时斜井中线左右侧设置监控量测点进行国道路面沉降观测;斜井洞口施工前,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前方施工围岩进行判断,指导施工;洞口段采用机械开挖结合控制爆破(硬质岩区域),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最大限度减少对边坡及上方道路的扰动。2斜井洞口防护2.1 预加固桩仰边坡开挖边缘线外510m设置截水天沟,由于进口坡面陡立且土层较厚,
5、在端墙背后线路两侧各设置1根加固桩。左侧加固桩截面尺寸为20mX2.75m,桩长为23.5m,右侧加固桩截面尺寸为15m2.25m,桩长为18m;使用风镉、风锄开挖,卷场机进行吊渣;每个坑底施工人数不超过2人;当桩井井壁土层稳定性差时,应缩短护壁分节高度,采用0.5Im一节。挖轮廓线以外边坡支护采用喷C20碎,厚12cm,钢筋网采用8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0CmX20cm。2.2 地表加固注浆在DK1+632DK1+642段地表,斜井中线左右两侧个4.5m范围内采用75PVC袖阀管地表注浆加固,钻孔直径为91,间距ImX1m,交错布置;边墙两侧分别设置5排76钢管袖阀管加固,间距1m1m,交错布
6、置;均加固至坑底高程以下2m或者深入16-2地层Im处。每个孔需注浆,采用容量1m3注浆机,配备5个操作手;注浆压力0.42.0MPa,持压时间IOmin,配合比为0.40.8水泥砂浆。地表加固注浆将使用4台潜孔钻机,每台钻机配备1个操作手。注浆效果评判:加固施工完成14d后,要求在不同位置(具相对代表性处)钻孔取芯试验,每组不少于3个钻孔取芯。加固改善土体力学参数要求:变形模量不小于12GPa:粘聚力大于0.1MPa,泊松比小于等于0.4o2.3 超前支护隧道开挖前,在DK1+642DK1+612采用108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管棚设于拱部120。范围,管棚环向间距0.4m,每环24根,单根长
7、度为35m。洞身开挖拱墙采用118工字钢加强支护,间距为0.8m一根。3下穿段加强支护3.1 支护参数原有设计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支护采用116工字钢支护,间距1.2m一根,力口强支护为60中管棚,环向间距0.4m,每环根数为23根,单根长9m。掌子面采用玻璃纤维锚杆进行加固,间距为1.8m,每根长度9m,搭接3.4m。但为了保证顺利通过下穿国道段施工,将原有全断面法施工工艺调整为三台阶法,钢拱架采用118工字钢,间距0.6m一根,并形成闭环结构,混凝土衬砌结构形式同样采用仰拱二衬闭环结构,超前支护增加42小导管,单根长3.5m,环向间距0.4m,每环23根,纵向间距2.4m,其余支护参数与原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隧道 斜井 公路 施工 技术 探讨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