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铁岭市人民政府二O一O年七月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Q第一条规划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条规划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条规划的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条规划的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条规划的期限与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条土地利用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条新的发展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
2、二条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条土地利用主要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条严格控制耕地流失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七条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八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九条统筹利用其他农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条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一条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二条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笫六章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三条优先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用地错误!未定义书
3、签。第二十四条合理保障基础设施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五条科学安排其他建设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六条保障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七条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八条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一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二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三条构建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四条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
4、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五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土地利用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六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调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七条土地功能分区与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点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八条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九条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条土地生态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县(市、区)土地利用调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一条强化土地规划指标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二条加强土地利用空间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三条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错误!
5、未定义书签。第四十四条完善规划的行政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六条创新规划实施的技术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七条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八条规划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九条规划效力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十条规划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十一条规划实施授权与监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十二条规划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的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提高各
6、类用地的综合效益,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加快“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步伐,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第二条规划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三)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951号X(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五)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六)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七)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A)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
7、20052023年)(九)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第三条规划的地位本规划是全市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第四条规划的任务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基本战略,确定土地利用的主要方针、目标和相应的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明确土地利用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调控政策和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第五条规划的期限与范围本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3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3年。规划范
8、围为全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区域面积为公顷。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到2005年底,全市农用地面积公顷,其中耕地5418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7%;园地192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林地4624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6%;牧草地93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其他农用地393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全市建设用地面积112289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851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27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全市未利用地面积113338公顷。第七条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类
9、型多样,农用地比重较大。铁岭市地貌由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辽河平原两部分组成,地域差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总体呈现“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格局。全市农用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6%。农用地中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和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7.4%。(二)能源资源丰富,工业用地集中。全市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3.2亿吨,占辽宁省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集中分布在调兵山市和昌图县中西部。全市煤层气储量为293亿立方米,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建有铁岭、清河两座大型坑口电厂,总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150.0亿千瓦时以上。水电具有一定基础,建有清河
10、水库、柴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和榛子岭水库等大小水库90多座,拥有水力发电厂(站)4个,年发电1500.0万千瓦时。风力发电是铁岭新开发的能源之一,已建成调兵山市高力沟、昌图县泉头和满井等3处大型风力发电场。此外,煤开石发电、秸杆发电等也是未来重点开发的新能源。全市城镇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国道102线沿线的铁岭市中部地区。(三)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2005年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为35500公顷,其中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为4600公顷,因灾毁地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为8500公顷,未利用地土地开发潜力为22400公顷。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数量较大,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集中分
11、布在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和西丰县。通过近几年的土地开发整理,地势平坦、面积较大、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宜开发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开发利用难度也越来越大。第八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较大。全市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1.7%0由于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入,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趋势明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制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率为8.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2%),建设用地总量有待提高。全市地均GDP仅为2.0万元/公顷,单
12、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为0.8万元/公顷,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偏后。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7.0平方米,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三)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统筹。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6667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9.4%;布局分散,村庄周围空闲地较多,节约利用水平低,人均用地325平方米,远超国家规定标准(150平方米/人)。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耕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进城务工的农民往往变成城乡两栖”人口,造成全市农村存在大量的空置房和闲置地。另外,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村镇规划滞后,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偏低,造成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速度明显低于城
13、镇建设用地增加的速度,城乡二元用地结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四)土地利用生态治理问题突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59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0.0%。全市土地沙化面积达1560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昌图县西北部的长发、付家、古榆树、后窑、七家子、三江口等10个乡镇,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辽河与招苏台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风沙侵袭较重,是全市风沙治理重点区域。全市土地盐渍化面积达2370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8%。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沉陷面积7660公顷,有5760公顷土地尚未恢复利用,且每年新增沉陷区域面积400公顷以上。局部地区土地污染严重,昌图县条子河、招苏台河沿岸15
14、个乡(镇)56个行政村耕地受不同程度污染,1997年该流域污染造成2000多公顷耕地绝收。科技投入水平较低,化肥和农药施用用量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还比较严重。第九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一)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形势严峻。为保证粮食和生态安全,以及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必须保有一定数量具有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耕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建设也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在全市经济增长方式还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加大的条件下,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作量较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机制
15、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大量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养护滞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任务繁重。未来15年,铁岭将迎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到2023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65%,城镇人口将增加到215万人左右,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沈铁工业走廊的建设必将促使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在现有工业体系中投资额度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不多。全市闲置土地181公顷、空闲土地228公顷和城镇低效用地652公顷没有充分盘活和利用。“空心村”治理正在探索之中,农村建设用地潜力需要挖掘。(三)城乡、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并未同步按照预期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仍然过大。全市独立工矿用地、村镇用地布局零散,各类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复建设和浪费土地现象。各土地利用区域的土地利用主体功能不够突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政策仍有待进一步落实,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四)土地利用生态建设压力大。西北部地区土地沙化、耕地退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