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环境监测实习指导02实践操作.docx
《石大环境监测实习指导02实践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环境监测实习指导02实践操作.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环境监测实习指导实践操作部分实习一蘑菇湖水库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 对蘑菇湖水库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3、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技术手段。二、监测对象.根据蘑菇湖水库的功能和主要的污染源,及当时实习时的观测情况,我决定对蘑菇湖水库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情况:温度、臭、色度、PH、DO、COD、大肠菌群、叶绿素a、总P、总N、SS、油类、底质;由于主要的污染源为上游的造纸厂,因此我们需要监测其的铅、六价倍。三、监测布点数和位置(附蘑菇湖
2、水库水质监测布点图)根据需要,我们在蘑菇湖水库的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和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了监测垂线。按照垂线所在位置的水位不同,我们有的垂线设置了三个采样点、有的设置了每逢单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底质每年的枯水期采样监测一次。五、采样和保存方法1、温度:无需采样,直接在相应的采样点和预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迅速提出睡眠读数。2、臭和色度:在采样点直接用聚乙烯塑料桶采样。3、PH:在采样点用深层采水器采样,装入P瓶。4、DO、BOD:需要分别在采样点进行采样,且采样时,所采水样必须充满采样容器(溶解氧瓶),测D
3、O的水样加入Mnso4和碱性K1固定保存。测Be)D在1到5摄氏度,避光保存。DO、BOD尽量现场测定。5、大肠菌群、总P、总N使用G瓶进行采样。测总P的水样加H2SO4,使pH2;测总N的水样加H2SO4”使PH为1至U2之间;测大肠菌群的水样加小许Na2S2O3溶液去除余氯,在1到5摄氏度,避光保存。6、SS:在各采样点用P单独采样,1到5摄氏度,避光保存。7、油类:用溶剂洗G采样,加HQ,使PHW2。8、底质:在枯水期的水样采集后立即进行,在采样点使用长柄塑料勺或金属铲采集即可,样品尽量滤去水分,装入玻璃瓶或者塑料袋内。9、铅和六价铝:用P采样。I1水样加HNO3IOnI1进行保存。10
4、、叶绿素a:用P采样。六、分析测定技术1温度:温度我们采用水温计法进行测量,提出水面后,读数必须尽快,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2、臭:由于定性描述法不太准确,因此我采用臭阈值法。即臭阈值=(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即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3、色度:使用铝钻标准比色法,使用氯钳酸钾和氯化钻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的色度。4、pH:玻璃电极法,5、DO:碘量法。水样中加入硫酸镒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镒氧化成高价镒,生成四价镒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5、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6、COD:重铭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倍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铝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镂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倍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7、大肠菌数:多管发酵法。8、叶绿素a: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3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其浓度符合比尔定律,9、总P:首先将水样进行消解,然后采用铝酸镀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在酸性条件下,水中溶解性正磷酸盐与用酸核反应,生成淡黄色的磷铝杂多酸,再与钢反应生成黄色的钢磷铝酸,于波长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环境 监测 实习 指导 02 实践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