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原理和发展趋势.docx
《真空泵原理和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泵原理和发展趋势.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段:真空泵简介真空泵是一种专门用于制造和维护高真空环境的设备,主要用来吸收气体分子,降低大气压力。其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组成,可以通过机械运动或电磁作用将气体分子抽出,以实现真空状态下的物理、化学、电子等方面的实验和生产制造。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化工、航空航天、医疗、食品、科研等领域。1、真空泵的基本原理真空泵是一种能够将一个容器或者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气体吸出,从而在其中产生真空的装置。它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半导体制造、玻璃制造、光学设备、电子工艺等。真空泵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方式:真空泵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抽取气体、降低压力的设备。真空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
2、是将气体抽到泵内部;另一个是通过泵内部的排气管道向外排放气体。这两个过程交替进行直到达到所需的真空度。根据气体压力不同,真空泵分为粗真空泵和高真空泵两类。粗真空泵主要用于产生气体压强在10310-3Pa范围内真空。气体从被抽吸的器具内流入了抽气泵以后,经离心效应、分子撞击、扩散、降静压等几个阶段,最终被抽至真空泵抽气口处排出。高真空泵则主要用于产生气体压强在10-310-7Pa范围内的真空,气体从装有吸附材料的器具内流入,吸附材料吸附气体分子,不断减少气体压强直至达到所需真空度。高真空泵一般都是复合型泵,将多个不同的抽气方法组合在一起,达到更高真空度。2、真空泵的组成部分真空泵主要由泵体、转子
3、、带动机构、机械密封、进气口、排气口、控制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其中泵体是整个真空泵的核心部件,用于容纳转子和气室,进气口和排气口则用于进出气体,机械密封则负责保证泵体密封性。二、真空泵的发展历程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真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真空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19世纪70年代,设计出了叶轮泵,可将真空度提高到10E-3Inbar左右。之后,多元化的真空泵产品涌现出来,并不断升级改进。目前,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主要采用离心泵、根号泵、分子泵和螺杆泵等不同类型的真空泵。1、叶轮泵叶轮泵是最早的真空泵之一,由叶轮、吸气口和排气管等部件组成。它通过叶轮的转动形成压力差,从而使气体被抽入泵中
4、。但叶轮泵的真空度有限,只能达到IOE-Imbar左右。2、离心泵离心泵是一种通过离心力将气体抽出的真空泵,具有抽气速度快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它主要由叶轮、泵室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离心泵的真空度可以达到IOETmbar左右。3、根号泵根号泵是一种容积式的真空泵,其主要由转子、定子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根号泵通过转子的转动形成气体流动,从而将气体排出泵室。根号泵的真空度可以达到10E-6mbar左右。4、分子泵分子泵是一种利用分子间碰撞传递和击穿的作用吸附气体分子的真空泵。分子泵主要由转子、离子泵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分子泵的真空度可以达到10E-9mbar左右。5、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旋转式的容积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空泵 原理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