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Chapter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教学目的1 .放射性基础知识2 .环境中的放射性3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4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5 .放射性监测教学重点1环境中的放射性2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3 .放射性监测教学方法课内安排2个学时。必读教材和参考书页码教材:369-392多媒体课件:讲授提纲8.1 基础知识8.1.1 放射性有些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会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即B和Y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光子会对周围介质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损伤。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2、.衰变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大于82)自发放出,He核(粒子)的过程。如226Ra的。衰变可写成:226Raf222Rn+4He不同核素所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不等,一般在2-8MeV范围内。:222Rn,2,8Po210Po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单能射线;231Pa、226Ra、212Bi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几种能量不同的射线和能量较低的射线。226Ra衰变有两种方式(分枝衰变):第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777MeV的粒子后变成基态的222Rn,这种方式的几率占94.3%;另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589MeV的粒子后变成激发态的222Rn,然后很快地跃迁至基态222r,并放射出0.1
3、88MeV的射线,这种衰变方式的几率占5.7%。Q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照射物质时易使其原子、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但穿透力小,只能穿过皮肤的角质层。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B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B衰变可分为负B衰变、正B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1) B-衰变:B-衰变是核素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B-粒子和中微子的过程。B-粒子实际上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许多B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只发射B粒子,不伴随其他的射线,如”C、32i5P.9038CS等,但更多衰变的核素常常伴有射线,如60Co衰变时,除放射出Y粒外,还放射两种射线。B射线的电子速度比Q射
4、线高10倍以上,其穿透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能穿透几米至几十米才被吸收;与物质作用时可使其原子电离,也能灼伤皮肤。(2) B*衰变:核素中质子转变为中子并发射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的含义:不稳定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因靠近原子核的K层电子被俘获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壳层电子,故这种衰变又称K电子俘获。例如:5526Fe(K俘获)一5$25Mn当K壳层电子被俘获后,该壳层产生空位;则更高能级的电子可来填充空位同时放射特征引线。衰变同质异能跃迁的概念: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这种跃迁对原子核的原子序和原子质量数
5、都没影响,所以称为同质异能跃迁。某些不稳定的核素经过。或小变后仍处于高能状态,很快(约10“3秒)再发射出射线而达稳定态。丫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约为0007-(Mnm),故穿透能力极强,它与物质作用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效应等。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强度)放射性活度系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可表示为;A=dN/dt=入N式中:A放射性活度(S-1活度单位的专门名称为贝可,用符号Bq表示。1Bq=1s-N谋时刻的核素数;t时间(S);A衰变常数,表示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几率。半衰期当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1/2)。
6、衰变常数与半衰期有下列关系:T2=0.693/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特性之一,不同核索Ti,2不同。如244Po的Ti2=3.0*10-7年,而23892U的T2=4.5*109年。因为放射性核素每一十核的衰变并非同时发生,而是有先有后,所以对一些T成长的核素,一旦发生核污染,要通过衰变令其自行消失,需时是十分长久的。例如,Sr的T2=29年,一定质量的9。Sr衰变掉99.9%所需时间可由下式算出:入=0.693/T12A=dNdt=N或N=Noe1IgN0/N=*t/2.303t=2.303*(1/2.39*IO2)*(1g1/0.001)=289(a)核反应核反应的含义:指用快速粒子打击
7、靶核而给出新核(核产物)和另一粒子的过程。进行核反应的方法主要有:用快速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吸收慢中子的核反应:用带电粒子轰击发生核反应;用高能光子照射发生核反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重核裂变反应,如可作为裂变材料的235U、239pu、232U被装载在反应堆或原子弹中,经热中子轰击后释放出大量原子能,其本身同时裂成各种碎片(I、Sr、37Cs等)。8.1.2 照射量和剂量照射量和剂量都是表征放射性粒子与物质作用后产生的效应及其量度的术语。照射量被定义为:X=dQ/dm式中:dQ丫或X射线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引起质量为dm的某一体积元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工 环境监测 教案 08 环境 放射性 污染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