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O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质朴博学的人”说明书塾学风教风优良,其严师之口碑、宿儒之声望家喻户晓,这自然首先是得益于寿镜吾精深的学问,这些是鲁迅入塾前所耳闻的;“高而瘦”是威严的体现,“须发花白”是资历的见证,“戴着大眼镜”是学识的表征,这些是初见面的印象,俨然是饱学的儒者形象。鲁迅六岁时开始入家塾读书,由同族义房叔祖周兆兰(字玉田)开蒙,四年学完了论语,后又跟立房叔祖周子京读孟子,但周
2、子京是醉心于功名而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学问上并无大造诣,讲授频频出错,一年后,鲁迅便进入三味书屋。“他在三味书屋接着读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完成了四书五经的学习,还读了尔雅周礼仪礼,学习了科举应试的特殊文体一一八股文。,P3I少年鲁迅跟着寿镜吾老先生,用了近六年时光学习这些儒家经典著作,这打下了他日后成为文豪和大学者的良好基础。这样的老师学识不渊博吗?三味书屋人声鼎沸的书声,就是他博学的最好注脚。寿镜吾先生的博学还体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诗文中。他曾为恭贺曾侣仁母亲谭氏六十寿辰而写下一幅寿联和八首祝寿诗,我们可借以管窥寿老先生之深厚学问。现摘录其所作寿联及寿诗一首:寿联:千里月明莱衣遥
3、视,万山霞气葭党欣瞻。寿诗:山川旺气古杭钟,彤管扬芬让女宗。有志不居欧母下,无心适肖敬姜恭。创成裕后光前业,历尽冰霜雨雪逢。天道自然褒积善,陶梭今已化为龙。吻-29寿联对仗工整,用典(莱衣)恰切,开合大气,敬主祝祷,寄意高远。寿诗连用“女宗”“欧母”敬姜”“陶梭”四个典故,赞颂曾母教子有方、德高恩厚、子孙贤孝、福荫满堂。显然,若无丰厚的储备、广博的学识,只知掉书袋,怕是写不出这样的佳作。寿镜吾先生保留着儒家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精神操守一一安贫乐道。他过着质朴、节俭、疏淡的生活。周建人先生回忆鲁迅时讲过一个生活细节,说寿镜吾先生家里只备一件夏布大衫,挂在书房墙壁上,他和高矮不同的两个成年儿子外
4、出时轮流着穿。P?他穿衣破旧,家里给做的皮袍子竟舍不得穿;不抽烟,只喜欢到谢德兴酒店吃点儿酒,聊算人生一大陶醉;他常替妻子淘米煮饭,去河埠头淘米时生怕别人看见,顾左右而无人时才迅速完成任务。哂他并非远庖厨的君子,却也是真实可爱的大先生。这些事情足见寿镜吾先生居家生活之节俭自持。孔夫子自道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J侬夫子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陶由此可知儒者的风骨情操古今一以贯之。寿镜吾先生不求闻达、耕读不辍,生活清俭、安贫乐道,是真正博学质朴的儒者。2 .寿镜吾先生是方正开明的义士寿镜吾目睹晚清社会局面的动荡一
5、一洋人列强的嚣张跋扈、贪官恶霸的蛮横压榨、官场科场的黑暗舞弊,这些都让他对政治与现实深深失望,所以绝意科场,誓不仕进,并且他还反对儿子进入科场。寿镜吾先生虽然饱读诗书,熟谙儒家典籍,精通八股之道,但坐馆三味书屋的他并不以服务学生的仕进为开馆宗旨,“学生中间并不曾出若干秀才举人,大抵只是为读书识字而来。”阳9“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仙侬5他是为弟子们读书写字而教,他是为坚守自己的儒道尊严而教,他是为世道人心而教,他是极博学的儒者,更是极方正开明的义士。这也是绍兴城的人把子弟送进三味书屋的真正原因,先生德行高尚、为人正派才是关键。他极方正开明,首先表现于其严格的课堂规矩。凡是游离于课堂正
6、事的不合时宜行为,都是不行的。“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风满肚子奇思怪问的少年鲁迅好不容易抓住询问先生机会,却受到了嗔怪,因而以“做学生是不该问这些事的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P包来反思、自解、自宽,彼时彼境,小鲁迅内心也还是颇有微词的。其实这“赶忙问”就暗示了问得不是时候,就注定不但问而无解,反而会受到斥责。“似乎很不高兴”,先生是真不高兴,但也未必全然是不高兴(不简单啊,这虫子你也听说过?但你这冒失的孩子,这会儿扯什么“怪哉”呀!这点我们是可以做进一步揣测
7、的)。“上生书”,就是学生静立于老师身旁,打起精神听老师讲解新课。这必须得心无旁鹫啊!上生书的规矩怎么能被闲思闲问打断呢?他的方正开明,表现在潜移默化之间让规则深入学生心灵。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pm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P品行方正、言传身教、行为世范,戒尺与罚跪的规则才会不常用;是非有别、赏罚分明、坚守原则,戒尺与罚跪的规则才会偶尔用;仅凭一句大声的“读书!”就能化育一颗颗青春跃动的心灵。坐馆六十年的寿镜吾,把方正开明诠释到了极致。他的方正开明,体现在一颗炽热的拯世心。寿镜吾先生在给其亲家公“志学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生 形象 探析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