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对孟子的评价.docx
《古代名人对孟子的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名人对孟子的评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古代名人对孟子的评价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古代名人对孟子的思想和学说进行了评价和解读。孔子的弟子颜回曾经说过:“孟子之言,如天之无角,地之无隅,日月之明,四时之序,万物之各得其宜也。“这句话意味着孟子的思想是非常完美和普适的,就像天地自然一样,万物都能得到它们应得的东西。另一位儒家学者荀子则对孟子的思想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孟子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不符合人性的本质。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来约束和改善。但是,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只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汉代学者刘向则认为孟子的思想是儒家学
2、说的高峰,他的思想深刻而且实用。他认为孟子的思想是“仁者之言”,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总之,孟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评价,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一一朱熹读唐志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一一韩愈韩昌黎集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程颐1、东汉经学家赵歧的孟子注是孟学史上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注释。其总序孟子题辞称:“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
3、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他对孟子予以高度赞扬,说孟了“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士历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这是尊称孟子为亚圣”一词最早见之于文字的。2、汉史学家司马迁对孟子尤其尊重,其作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开头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日: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白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在这篇包括十几个人的
4、列传中,司马迁独对孟子如此赞叹,可见他对孟子的重视不同一般。司马迁继承了孟子的以民心视天心的思想观点,并作了积极的发挥,赋以“君子用,小人退”,“贤人隐,乱臣贵”的历史内容,接过古代人们天命论的语言,改造灌以具有唯物主义的新思想,对历史的成败盛衰提出了合理的新解释,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3、西汉文学家杨雄在法言吾子篇中说:“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癖之。廓如也。后之塞路者有矣,窃自比于孟子Q”4、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在中论智行第九中说:“仲尼曰:末可与权。孟轲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仲尼、孟轲,可谓达于权智之实者也。”5、刘勰文心雕龙多次提到孟子。其诸子第十七说:“孟轲膺儒以
5、磐折。”奏启第二十三说“孟轲讥墨,比诸禽兽。”夸饰第三十七说“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6、晋成康三年(公元337年),国子祭酒袁环与太常寺卿冯怀共同上书请兴国学疏,疏中第一次将“孔孟”并称。言:“孔子恂恂,道化洙泗;孟轲皇皇,诲诱无倦。是以仁义之声于今犹存,礼让之风千载末泯。”疏载晋书本传。他们的这一提法,得到了晋成帝的认可,但是未能实行。7、至唐代,孟子思想在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许多士大夫纷纷上疏,要求将孟子列为太学里的一个学科。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礼部侍郎杨绪上疏,请恢复举孝廉的旧制。考试内容根据所通之经,提议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唐末,
6、皮日休又上疏请立孟子为学科。疏中说:“夫孟子之文,粲若经传。天惜其道,不烬于秦”。请求:“去庄列之书,以孟子为主。”但至终唐,孟子书仍未列为学科Q8、孟子地位的确立,是自唐大文豪韩愈开始的。韩愈提出了“道统”晚,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的继承人。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扎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不仪把孟子媲美孔子,而且认为自他之后,道统的传承就中断了。其在读荀一文中说:“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上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者,孟氏而已J并认为:“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
7、始”。他称赞孟子“功不在禹下”。9、北宋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早年即立志直追孔孟,以“孟、韩之心为心”,以重振儒学为己任,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的目标。他“素喜孟子”,不仅作孟子注解,还有许多诗文赞扬孟子。其诗集中有孟子一首说:“沉魂浮魄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辽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又奉酬欧阳永叔见赠云:“欲传道义心虽壮,强作文章力巳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以孟子作为千古知己和白己人生的榜样。他早年也极力效仿孟子,为人为文皆是如此,淮南杂说一出,时人便惊之为孟子复出。王安石以孟子为圣人,言“孔孟如日月”,将孟子的地位提得很高,经他提议,宋神宗“於是改法,罢诗赋、贴经、墨义。士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名人 孟子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