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复习名师选编文言文(小古文)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复习名师选编文言文(小古文)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复习名师选编文言文(小古文)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班级姓名(-)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日:“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注释陶侃:东晋名将。聊:姑且。贼:损害。执:抓住。1 .下面加点字与“陶侃尝出游”中的“尝”字意思相同的有哪些()A.余学谓读书有三到B.学与诸小儿游C.卧余拳胆D.在拳辄止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汝既不出,而戏贼人稻!3 .陶侃将损害稻谷的人“执而鞭之”产生的效果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4 .读完这则文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陶侃的态度是:.O你觉得陶侃是一个
2、的人?(二)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仕:做官。并:连同。欲:想要。夫:语气词。坐:因为,由于。强:勉强。1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1) “或日:食菱须去壳句中“或”的意思是()A.有人。B.或者。(2) “其人自护其短”中“短”的意思是()A.长度小,与“长”相反。B.缺点。2 .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
3、清热也。(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 .“坐”在文中是“因为”的意思,请再写一句含有“坐”字并且表示“因为”的意思的古诗句。()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凿以写龙(凭借)B.叶公见之(代“龙”)C.施尾于堂(对于)D.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2 .翻译句子。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3 .文章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O4 .文章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四)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
4、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邻居有烛而不蹲(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资给以书1(4)逐成大学15 .翻译下面的句子。(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6 .找出与“凿壁偷光”所表达的主旨相同的一个成语()A.负荆请罪B.悬梁刺股C.程门立雪D.卧冰求鲤7 .“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8 .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五)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
5、,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之:动词,至I,去。女:女通汝,即你。彘(Zhi):猪。婴儿:孩子。知:智慧。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女还(回来),顾反为女杀彘B.顾反(同“返”,返回)为女杀彘C.特与婴儿戏(开玩笑)耳D.遂惠(烧煮)彘也2.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曾子之(的)妻之(她,指曾子的妻子)市B.听父母之(的)教妻止之(他,指曾子)日C
6、.其子随之(她,指小孩的母亲)而泣D.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3.对“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儿子被欺骗,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B.今天儿子被欺骗,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C.今天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D.今天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欺骗别人。4 .这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杀”与“不杀”是故事的焦点。曾妻认为不该杀,理由是;曾子坚持要杀猪,理由是0最后是曾子说服了妻子,“遂烹彘”,意思是说o5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六)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u)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日:取
7、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清旦农年而之市(2)适鬻5套之所(3)因攫其金而去(4)不见人,徒见金2 .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清旦衣冠而之市B.吏捕得之C.学而时习之D.驱之别院3 .翻译句子。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翻译:4 .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5 .用成语来评价这位“攫金者”是比较恰当的。(七)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六年级 下册 小学 毕业 复习 名师 选编 文言文 古文 课外阅读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