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章 用民.docx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章 用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章 用民.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章用民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开篇就为我们讲明了治国理政的原则与方法,从君主权柄奖罚说起,奖罚不仅是针对具体的人与事,更重要的是要起禁止奸邪的作用,要防患于未然。韩非子归纳出禁奸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攻心禁其奸心,中策攻利禁其奸言,下策攻事禁其奸事。其实,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不管是法治,还是军事,都遵循攻心、攻利、攻事的上中下三策。圣贤最为推崇攻心,最不愿意攻事。就国家军事而言,上策是伐谋,用战略性的谋略战胜对方,这是攻心之术,就如当年领袖的论持久战一样,已经从战略上战胜了敌人,只不过敌人懂得人不多。中策是攻利,通过外交渠道讲明利蔽,让敌人明白如若开战不仅无利可图还有
2、可能损失巨大,知难而退。上中策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下策是攻事,前两种策略敌人还不退却,只能用具体的行动来打败敌人。攻心几乎无伤害,攻利亦无伤害,唯有攻事伤害最大,所以自古圣贤不愿攻事。中国人始终坚持和平沟通与外交谈判来解决冲突,最后被逼无奈才采取下策攻事解决问题。我们说君主的奖罚权柄是这个职务先天具有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恰恰与人性的特质相符,人人都喜赏厌罚,喜甜厌苦,喜富厌穷,喜生厌死。这是君主权柄的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法规作用力的基础,没有人性的特质,法规就没有权威与力量,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准确把握,才有国家律法的刑法根基,依法制国才有了基础。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禁止奸邪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韩非子-说疑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章 用民 悟道 韩非子 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