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建设工程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建设工程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设工程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前安全分析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和施工作业场所所有的现场作业活动,但以下方面需要用其他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危害分析:与工艺安全管理有关的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其他专业领域,如消防安全、人机工程、职业病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001-20
2、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一一作业许可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工作前安全分析(简称JSA)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4. 2暴露频率单位时间内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次数。5. 3严重性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6. 4可能性后果事件发生的几率。7. 5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结合。GB/T28001-2011中的3.218. 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
3、过程。GB/T28001-2011中的3.224职责4.1公司HSE部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4. 2各项目部组织推行、实施本标准。4 .3项目部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程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5 .4公司HSE部门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4. 5公司基层单位执行本企业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9. 6员工接受工作前安全分析培训,执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程序,参与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5管理要求5.1工作前安全分析范围工作前安全分析应用于下列作业活动: 新的作业; 非常规性(临时)的作业;承包商作业;一一改变
4、现有的作业; 评估现有的作业。注:工作前安全分析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培训过程。5. 2工作任务初步审查5. 2.1现场作业人员均可提出需要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工作任务。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流程图见附录A。5. 2.2项目部负责人对工作任务进行初步审查,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判断是否需要做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工作前安全分析计划。5 .2.3若初步审查判断出的工作任务风险无法接受,则应停止该工作任务,或者重新设定工作任务内容。一般情况下,新工作任务(包括以前没做过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工作任务)在开始前均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如果该工作任务是低风险活动,并由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可不做工作前安全分析,但应对工作环
5、境进行分析。6 .2.4以前作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工作任务可以不再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但应审查以前工作前安全分析或操作规程是否有效,如果存在疑问,应重新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5. 2.5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任务,如抢修、抢险等,执行应急预案。5. 3工作前安全分析步骤5. 3.1项目部负责人指定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组长,组长选择熟悉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的管理、技术、安全、操作人员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应了解工作任务及所在区域环境、设备和相关的操作规程。10. 3.2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审查工作计划安排,分解工作任务,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考察工作现场,核查以下内容: 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
6、和事故; 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 工作环境、空间、照明、通风、出口和入口等;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 作业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 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 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安全的交叉作业;其他。5.3.3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识别该工作任务关键环节的危害因素,并填写工作前安全分析表。工作前安全分析表参见附录B。识别危害因素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五个方面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5.3.4对存在潜在危害的关键活动或重要步骤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判别标准确定初始风险等级和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宜选择半定量风险矩阵法或1EC法。半定量风险矩阵法见附录C;作业条件危险分析
7、(1EC法)见附录D。5.3.5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应针对识别出的每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示意图参见附录E。5. 3.6制定出的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后,还应确定以下问题: 是否全面有效的制定了所有的控制措施; 对实施该项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提出什么要求; 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5.3.7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如果每个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得到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成员的一致同意,方可进行作业前准备。5.4作业许可和风险沟通5.4.1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8、5.4.2作业前应召开班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 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职责; 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识别可能遗漏的危害因素; 如果作业人员意见不一致,异议解决后,达成一致,方可作业;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条件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或原先假设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对作业风险进行重新分析。5. 5现场监控6. 5.1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控制措施,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指派相应的负责人监视整个工作过程,特别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变化和工作场所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5. 5.2任何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停止他们认为不安全的或者风险没有得到
9、有效控制的工作。5. 6总结与反馈5.6. 1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应进行总结,若发现工作前安全分析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向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反馈。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隐患或发生未遂事件和事故,小组应审查工作前安全分析,重新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5.6.2根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提出完善该作业程序的建议。5.6.3由作业负责人填写工作前安全分析跟踪评价表,判断作业人员对作业任务的胜任程度。工作前安全分析跟踪评价表参见附录F。6审核、培训和沟通6.1审核公司和项目部都应把作业许可管理作为审核的一次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作业许可管理组织专项审核。6.2偏离项目部依据本标准制定本单位作业许可管理程序时发生的偏离,应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批准,项目部作业许可管理程序在执行时发生的偏离,应根据项目部主管领导批准。偏离应书面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6.3培训和沟通本标准由公司HSE部门负责组织培训,相关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本标准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