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知识及习题.docx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知识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知识及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知识及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病情观察1 .一般情况2 .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其异常改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3 .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医I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人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意识正常的病人,其反应精确、语言清楚、思维合理、情感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力及定向力正常。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精神状态。根据其轻重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也可出现澹妄。谑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急性失调状态。4 .瞳孔瞳孔变化是颅脑疾病、药物中毒、昏迷等许多疾病病情变化的
2、重要指征。瞳孔的观察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应等方面。5 .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指病人进行自我照顾的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耐力、有无医疗限制以及对日常生活料理的能力,如进食、如厕、清洁、上下床、穿衣等,可了解病人的自理程度,确定需要帮助的等级。6 .心理状态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危重、采取多种急救措施等,常会产生多种心理反应。护士可通过病人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饮食及睡眠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危重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悲伤、抑郁、恐惧、猜疑、绝望等。7 .治疗后反应的观察(1)药物治疗后反应的观察(2)特殊治疗后的反应(二)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3、1密切现察生命体征2 .保持呼吸道通畅3 .确保安全4 .加强临床护理5 .补充营养和水分6 .维持排泄功能7 .保持引流管通畅8 .心理护理抢救室的抢救设备:(一)抢救室的设备1抢救床2.抢救车(1)急救药品1)中枢兴奋药:尼克刹米(可拉名)、山梗菜碱(洛贝林)等。2 )升压药:盐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3 )抗高血压药:硝普钠、胧屈嗪、硫酸镁注射液等。4 )抗心力衰竭药:毛花苔丙(西地兰)、毒毛花苔K等。5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维拉帕米、胺碘酮等。6 )血管扩张药:甲磺酸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氨茶碱等。7 )止血药:卡巴克洛、酚磺乙胺(止血敏)
4、、维生素K1氨甲苯酸、鱼精蛋白、垂体后叶素等。8 )镇痛镇静药:哌替嚏、苯巴比妥钠、氯丙嗪、吗啡等。9 )解毒药:阿托品、碘解磷定、氯解磷定、亚甲蓝、二磕丙醇、硫代硫酸钠等。10)抗过敏药:异丙嗪、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司咪嘤等。1 1)抗惊厥药:地西泮(安定)、异戊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硫酸镁注射液等。12 )脱水利尿剂:20%甘露醇、25%山梨醵、味塞米、利尿酸钠等。13 )碱性药: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14 )激素类药:氢化可的松医I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地塞米松、可的松等。15 )其他:0.9%氯化钠溶液、各种浓度的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酊、10%葡萄糖酸钙、竣甲淀粉、氯
5、化钾、氯化钙等。(2)一般用物:包括治疗盘、血压计、听诊器医I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各种规格的注射器和输液器、无菌敷料、无菌棉签、无菌治疗巾、无菌橡胶手套、无菌刀和剪、各种型号的引流管及引流瓶、吸氧管、吸痰管,以及手电筒、止血带、绷带、夹板、宽胶布、玻璃接管、喉镜、火柴、酒精灯、应急灯、多头电插销座、输液架等。(3)各种无菌急救包:包括:静脉切开包、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导尿包、开胸包、各种穿刺包等。3.急救器械应备有:吸氧设备(氧气筒给氧或中心给氧系统)、电动吸引器(或中央吸引装置)、电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动洗胃机等。吸氧法:(
6、-)缺氧程度的判断和吸氧适应证1缺氧程度的判断2 .吸氧适应证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客观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02)正常值为10.613.3kPa,当病人Pa02低于6.6kPa时,应给予吸氧。(1)呼吸系统疾患: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气胸、肺气肿、肺不张等。(2)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可使肺部充血而导致呼吸困难。(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如一氧化碳中毒、医I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病人,使中枢受抑制而引起缺氧。(5)其他:如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或胎心音异常等。(二)
7、氧气筒和氧气表的装置1氧气筒柱形无缝钢筒,可耐高压达14.71MPa,容纳氧约60001o2.氧气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压力表(2)减压器(3)流量表(4)湿化瓶(5)安全阀3 .装表法氧气筒在存放时,应将氧气表装上,以备急用。(三)吸氧法1鼻导管法4 .鼻塞法可避免鼻导管对黏膜的刺激,病人感觉舒适,使用方便,两侧鼻孔还可交替使用,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5 .面罩法会影响病人饮水、进食、服药、谈话等活动,且翻身易移位。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病人。6 .漏斗法使用简单,无刺激,但耗氧量大,适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的病人。7 .头罩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吸氧也不会发生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情 观察 危重 病人 抢救 知识 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