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管理制度.docx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作业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特种作业管理制度一、特种作业人员的分类1、特种作业人员指:架子工、电工、起重司机、焊接工、提升设备拆装工。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下条件:(1)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2)年满十八周岁。(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5)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1、特种作业人员由公司劳资部门对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统一向上级部门申报。2、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市级劳动行政部门签发。三、复审1、取得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2、复审内容:(1)检查违章作业记录和事故责任。(2)健康
2、检查。(3)进行事故案例教育、3、特使作业人员复审统一由公司劳资部门向市级劳动部门申请办理复审手续。四、日常管理1、特殊作业人员不洗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2、特种作业人员变动工作单位,由所到单位凭其原操作证和档案到发证单位部门办理变更手续。3、退休的特种作业人员由公司劳资部门收缴,并报发发证部门注销。4、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吊销其操作证,造成严重后果者,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五、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是一种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与项目的生产安全有密切相关的特殊性。因此,项目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复
3、审的规定。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卡。对特种作业人员定期组织学习有关业务、规程。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检查教育,制止他们的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六、对从事登高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从事登高作业人员,要从三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建立登高审批制度;二是建立登高用具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制度、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不登高”是一条好经验,应于坚持。“十不登高”,即:1、患有登高禁忌症者,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病的工人不登高。2、未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手续的不登高。3、没有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不扎紧裤管和无人监护不登高。4、暴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时露天不登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 作业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