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docx
《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28%的糖尿病病人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诊断标准: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可根据病史,及麻、凉、痛、痿等临床表现,结合体检和电生理学检查资料,除病史和临床表现外,物理学检查、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才能确诊。主要诊断依据包括:有糖尿病病史或诊断糖尿病的证据;出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
2、的其它神经病变。为了给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定量判断的依据,近年来国外学者先后提出多个评分系统,较为简便和广泛使用的是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1.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空腹血糖(FPG)7.0mmo11(126mgd1);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211ImmOI/1(200mgd1);或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2111mnIO1/1(200mgd1)o12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而定)临床症状有蚁走感、肢端麻木、疼痛或出现烧灼感,踩棉花,踏木板等感觉异常,大便干结或不干结而排便不畅。临床体征可见感觉障碍(感觉减退
3、感觉过敏等),膝、腱等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周围神经病变。2.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制定)。口干咽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肢体麻木、肢端发凉、肢体疼痛,身痒、有蚁走感,便秘。(二)中医治疗方案1 .中医药辩证论治:主症: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身痒、有蚁走感。次症: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多食易饥、肢端发凉、便秘。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少苔或花剥。脉:脉象细数无力或细涩。以上主症必备二项,结合次症、舌脉,即可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药物组成:黄芭、白芍、麦冬、葛根、地黄、丹参、玄
4、参、水蛭、川牛膝组成,口服,每次150m1,每日3次。2 .中医特色疗法:2.1 中医传统运动煨练(太极拳)2.2 中药外用与局部按摩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开展中药外用与按摩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神经生理的作用,从而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经临床已观察近百例患者,提示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疗效,起到阻止病情发展和恢复功能功效。2.3 中医设备与技术:引入智能通络治疗仪(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安诺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仪(美国AnOdyneTheraPy迪美德尔科技有限公)、腿浴治疗器(北京天人信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了相关物理诊治。3 .中成药:D【脉血康胶囊】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渴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中医 诊疗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