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中国专家共识.docx
《最新: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中国专家共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中国专家共识微波或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受到乳腺外科临床医师广泛关注。为推动该技术在乳腺外科临床上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织乳腺外科部分专家总结微波或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共识性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微波或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提供参考。本共识采用De1phi法进行专家调研,文献证据等级参考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1opmentandEva1uation)系统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对I类和II类证据
2、等级的意见进行表决界定80%的专家组成员达成共识的意见作为强推荐,50%80%的专家组成员达成共识的意见作为弱推荐,50%的专家组成员达成共识的意见不做推荐。1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适应证近年来,采用微波或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已见诸报道。本共识编写委员会参照文献证据等级标准,将符合I、类证据等级文献中的适应证内容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并投票,获得推荐强度。内容包括:(1)有明确手术手术指征。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生长迅速(6个月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20%;50岁的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6%;50岁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3%);随访过程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3、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分类升高1o(2)所有消融肿块均需穿刺活检。(3)考虑到纤维腺瘤体积越大所需消融的能量越大,易出现皮肤烧伤等并发症,且消融后纤维腺瘤吸收较差,不易达到完全消融,专家组不推荐对直径3.0cm的乳腺纤维腺瘤进行消融处理。(4)专家组认为针对年轻且有哺乳需求的中央区肿瘤4,肿瘤距离胸大肌或皮肤0.5cm但无粘连3的病人可参加严格设计的消融治疗临床研究。推荐意见: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适应证应同时具备上述条件。(专家赞同率:85.71%;强推荐)2 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禁忌证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
4、禁忌证包括存在一般外科手术禁忌证及乳腺内置假体植入的病人。其中,一般手术禁忌证包括有严重出血倾向;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肺功能障碍;急性或活动性传染病等2-6,9J20推荐意见:存在一般外科手术禁忌证及乳腺假体植入为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瘤禁忌证。(专家赞同率:100%;强推荐)3 疗效评判根据文献报道,能量消融治疗期间及消融后均需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疗效评价。3.1 影像学评价方法专家组建议消融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造影实时评估治疗效果消融后首次采用超声造影或动态增强MRI评估是否完全消融,随后可采用超声评估7,13o3.2 影像学评价时间有文献报道,第一次疗效评估应
5、在术后1个月内进行1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后3、6、12个月评估14o3.3 影像学改变影像学评估方法重点观察肿瘤区域强化程度和体积变化15消融治疗前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提示肿瘤内有造影剂充填或MRI检查结果显示有增强,消融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消融区无造影剂充填,MRI检查结果提示消融区无增强13o消融后13个月在常规超声下可见清晰的消融区,随时间进展消融区逐渐缩小16-17z1年左右部分病例消融区完全不可见;肿瘤在消融后边界逐渐模糊18-19r在消融后半年基本不可见。3.4 评价指标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估肿瘤病灶大小4-5,8,20,计算肿瘤病灶体积及观察肿瘤区域强化程度变化。除影像学评价方法外,
6、还可通过查体触诊评价肿瘤是否可触及以及通过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疗效2,4-5,11,14,210其中,肿瘤病灶体积变化可按以下计算方法:体积缩小率=(初始体积-终末体积)/初始体积X1o0%。查体评价肿瘤的可触及程度可分为:I级,病灶仍能触及且体积无改变;U级,病灶能触及但体积变小;HI级,病灶无法触及140推荐意见: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个月后接受超声或MRI影像学疗效评价。(专家赞同率:82.14%;强推荐)4 乳腺纤维腺瘤行微波或射频消融技术细则4.1 术前检查乳腺纤维腺瘤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前需进行充分术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穿刺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3经超声引导下进
7、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是术前穿刺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建议多点取材以获得足量样本6Io4.2 术前沟通完成术前检查后,由乳腺外科医师整理病人资料,与符合射频消融要求的病人进行术前沟通。(1)告知病人消融治疗相关风险及并发症:局部疼痛不适;皮肤及肌肉烫伤;出血,局部皮肤淤血;感染;术后发热;病灶不能完全消融,需二次治疗可能;已消融病灶吸收不良等。(2)术前沟通须充分,尽量消除病人紧张心理。(3)充分告知消融治疗后纤维腺瘤再发可能,术后须密切随访。(4)签署消融治疗知情同意书。嘱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病人应停服至少7d,并排除其他相关禁忌证。4.3 消融治疗流程消融治疗操作者资质按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射频 微波 消融 治疗 乳腺 纤维 腺瘤 中国 专家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