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防治.docx
《最新: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防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防治摘要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复杂,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诊治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然而,针对少见并发症防治的报道较少。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因其发生率低,常常不被重视。因此,临床医师对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缺乏经验,亦缺少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这也给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笔者的经验,就胃癌根治术后7种少见并发症(十二指肠残端屡、胰屡、乳糜漏、食管纵隔屡、腹内疝、胃瘫、肠套叠)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随着胃癌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和普及,胃癌根治术逐渐向规范化和微创化发展,其
2、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下降趋势。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因其发生率低,常常不被重视。因此,临床医师对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缺乏经验,亦缺少相应的指南和专家共识,这也给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和笔者的经验就胃癌根治术后7种少见并发症十二指肠残端屡(duodena1stumpfistu1a,DSF胰屡、乳糜漏、食管纵隔屡、腹内疝、胃瘫、肠套叠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一、十二指肠残端瘦DSF为胃癌术后最为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37%4.00%1070%以上的DSF为医源性,其病死率为10%20%2-
3、4DSF的发生与术中处理密切相关,术中不当操作包括:(1)灼伤十二指肠肠壁;(2)过度裸化十二指肠致使残端血运不足;(3)闭合器离断十二指肠时过度牵拉导致张力过大,引起残端吻合钉不稳甚至脱落;(4)术中条件欠佳,强行行残端闭合而未行残端插管造口。此外,十二指肠憩室、术后空肠输入神梗阻导致十二指肠肠腔压力过大亦容易导致残端破裂。因此,术中避免过度游离十二指肠、提高残端吻合技巧、十二指肠周围放置双套管引流,以及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肠腔内减压等有助于减少DSF的发生5。根据本中心经验,术中常规行十二指肠残端大荷包包埋,可有效降低术后DSF发生率。早期诊断对于降低DSF的病死率至关重要。DSF患者多以腹痛
4、为首发症状,逐渐加重至腹膜刺激征及全身感染,最早可于术后第2天出现。CT检查发现残端处腹腔积液及引流管引出草绿色液体支持DSF诊断。DSF一旦诊断明确,需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残端引流等具体状况,决定保守治疗(腹腔引流、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或是手术干预,其首要原则是保证DSF通畅引流。此外,DSF会导致消化液的大量持续丢失,引发电解质失衡及腹腔严重感染,严重时发生多器官衰竭。因此,与DSF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败血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肺炎、腹腔内出血和多器官衰竭等引。文献报道,DSF病死率为10%20%,在DSF治疗过程中,对伴随并发症的支持治疗与处理至关重要7。一旦发生DSF,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保持引流通畅等保守治疗措施多能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进行经皮穿刺引流,病情危重(如伴随腹腔出血或严重腹腔感染等)或保守效果欠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此前日本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表明,约1/3的DSF患者需进行手术干预,但DSF手术治疗成功率不足70%,DSF病死与基础性疾病、多次手术、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有关。二、胰屡胃癌术后胰屡发生率为0.2%4.0%9-10A1-Magedi等11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胰屡的发生率与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以及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无关,而主要与术中操作有关,可能的不当操作包括:(1)剥离胰腺被膜时损伤胰腺实质;(2)清除第6组
6、淋巴结和位于胰腺上缘的第7、8、11组淋巴结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3)脾门淋巴结清扫时误伤胰尾部;(4)胰腺残端或损伤部位未进行结扎等妥善处理。Kobayashi等口2研究表明,存在胰腺脂肪变性的患者,术后胰屡发生率显著升高,术前仔细的CT图像分析可辨识胰腺脂肪变性。与DSF类似,尽管胰瘦发生率较低,但易伴随腹腔感染和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腹腔大出血将威胁患者生命。Martiniuc等13研究表明,较之无胰瘦患者,发生胰屡患者的术后90d内病死率高4倍以上。胰屡诊断较为便捷,通过引流液淀粉酶检测可及时发现14。因此,为预防胰屡发生或协助早期诊断,术中应妥善放置腹腔引流管并于术
7、后定期检测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尤其对于肿瘤分期较晚或术中怀疑胰腺损伤者,应密切关注。一旦出现胰屡,应及时应用生长抑素,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必要时行穿刺引流。三、乳糜漏乳糜漏可发生于胃癌术后,亦被称为乳糜腹和淋巴漏等,其发生率为2%7%15o术中操作导致淋巴管损伤是影响乳糜漏发生的主要因素。胸导管起源于乳糜池,负责收集腹腔干、肠干和双下肢的淋巴引流,其后穿过食管裂孔,最终注入左静脉角。从解剖位置来看,乳糜池和胸导管的腹内段容易受到胃癌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术中应避免过度清扫以防止其发生。若术中有可疑乳糜管破裂或损伤,应及时结扎和夹闭。此外,对于淋巴管丰富的区域,处理血管时建议选择结扎或用超声刀凝闭,以此
8、降低淋巴管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创面淋巴液溢出的可能性。对于创面较大、渗出较多的清扫部位,必要时可予以缝扎。此外,根据报道,影响乳糜漏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白蛋白水平、年龄和肿瘤分期等16。因此,围手术期对高危患者的密切关注与预防极为重要,如围手术期应用白蛋白和密切关注引流液性状等。乳糜漏致死率不高,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痊愈。保守治疗措施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营养方案调整低脂饮食和(或)全肠外营养和应用生长抑素等6。如乳糜引流量较大、保守治疗未见缓解,可考虑进一步干预。有研究报道,淋巴管造影和荧光腔镜可协助进行乳糜漏的处理,亦可用可吸收生物凝胶注入进行局部胶合17。若乳糜漏持续难以控制,在排除其他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胃癌 根治 术后 少见 并发症 防治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