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才政策发展轨迹.docx
《我国人才政策发展轨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才政策发展轨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人才政策的发展轨迹摘要我国的人才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团结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才政策;2.压制、打击和迫害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才政策;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人才政策。关键词人才政策;人才强国;科教兴国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4-0036-02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代领导人都对人才问题作过重要的阐述,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1 .团结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才政策建国伊始,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百废待
2、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迫切需要大量知识分子,而当时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据统计,当时全国4.5亿人口中,90%是文盲。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200万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10万人。全国高等院校仅227所,在校生13万人。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加紧培养新的知识分子外,团结和改造现有的知识分子为新中国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新中国建设初期,苏联援华专家功不可没。据原苏联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超过了3000人。他们不仅传授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还帮助中国培训了大量技术人才。此外,中国还派遣大量人员到苏联学习考察,先后有近4万名中国公民赴苏学习,后来
3、他们多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党中央宣布:“中国的知识分子,经过学习和锻炼,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毛泽东在会议上也指出:“现在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中国应有大批知识分子。”这次会议为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团结了国内的知识分子,也争取了大批留居国外的知识分子。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积极投身于祖国
4、建设,缩短了中国科学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全国科研机构达1714个,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达12万人,科研工作初步在全国展开,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 .压制、打击和迫害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才政策正当我国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党的主要负责人对国内外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发动了“文革”,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出现了重大失误,知识分子遭到残酷打击与迫害。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抬不起头来,被告诫要“低头改造,夹着尾巴做人”,并提出知识分子的劳动不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非生产者的概念,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无法充
5、分发挥作用。197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估计”把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系统化、理论化了,成为长期束缚知识分子的一个枷锁。从1966年起,全国高等学校连续6年停止招生,研究生停招12年,派遣留学生停止6年,接受外国留学生停止7年。错误的人才政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严重滞缓。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大大降低,生产下降,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方面估计,“文革”十年的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人才 政策 发展 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