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2014版)修订对比综述.docx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2014版)修订对比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2014版)修订对比综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2014版修订对比综述教育部课标修订组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相对现行课程标准,其变化明显表现在:1 .更加注重品德教育,凸显品德教育的观念。一是注重学生的行为要求,即怎样做;二是注重公民意识、公民观念的培养。从课程标准“前言”的表述,到“课程性质”的界定、“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达、“课程目标”的定位、具体“内容标准”的调整完善,可以说教育的指向均是品德观念、公民意识、生活态度和行为要求。另外,在“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将国情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道德部分,也显现着加强品德教育的意图。2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板块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板块内心理
2、、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内容的逻辑关系更强。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确立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三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版块。每一内容版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课程标准界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逻辑上更加科学合理、自然流畅。3 .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达调整后更加完善、规范。4 .整体上更加注意减轻教学的内容分量、降低教学
3、难度。5 .“活动建议”更有时代性、针对性。多数“活动建议”是针对“内容标准”,切合当今社会实际来设计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 .”课程的实施要求与建议”更加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的倡导,更加切合教育教学实际。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实验稿修订稿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I综合性课程。说明:以前的表述太过宽泛,适合于任何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需要更准确地进一步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1)内容的综合。首先,从内容的设置来看,课程标准已经充分考
4、虑到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者的有机综合,又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突出某些重点内容,并依据学生成长逻辑和生活主题,安排教材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之中。这意味着,新的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内容,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方面的内容,而是四者的有机综合。当然,不同学段有其自身的侧重点。相比较而言,七、八年级的国情知识综合得少一些,而九年级的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少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接受程度。从微观来说,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性的。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
5、到这种综合性。现行的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学习时应该注意到与后面的联系与综合。比如关于“交往”的有关知识,在七年级只是涉及到与同学交往的原则、方法、闭锁心理等,然后进一步扩大到与成人(父母和老师)交往的技巧、疑惑、代沟等,到八年级时就再扩展为网络交往的道德和规则,到了九年级就再拓展为国际交往的原则和策略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需要,在教学中,作为老师一定要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教材,给学生一个完整、综合的认识。(2)逻辑的综合。其次,从课程的逻辑来看,课程的三大部分“成长中的长”、“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每部分都涉及到
6、心理、道德、法律、国情这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些严密的逻辑关系。比如,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着重强调交往之道,从心理上看要克服逆反心理、青春期闭锁心理,从道德上看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平等地对待他人,而逆反心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很容易因为对对方不尊重、不宽容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这种伤害严重的话就会触犯法律,就社会而言,这种心理也会影响个人更好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导致一些偏激言论及至行为的出现。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整体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其中一点时,其它借机渗透,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满、厚重。(3)教学的综合。从具体的教学来看。可以采取借机渗透的方式。一是拓展教学内容
7、,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来分析、思考。比如同样讲环境问题,在探讨其危害时就不能仪仅从社会层面看问题,可以联系学生,看看严峻环境对个人身心造成的伤害,可以联系他人,看看破坏环境行为的实际是一种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行为,可以联系法律,看看国家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从而警示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环境。二是挖掘素材内涵。在讲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固然需要把重点放在所要达成目标的探讨上,但是也不止此,可以就这一素材本身涉及到的其它方面内容作适当扩展,以期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我们讲生命安全权,用到食品安全的素材,这个素材可能还会涉及到食品安全法、涉及到一些企业的责任人的行
8、为,我们可以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心理、道德角度来分析,还可以从国家的治理等角度看人大、政府的相关作为。三是联系相关学科。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强调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这也代表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讲科教兴国”时,应结合历史课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来加深理解:讲“孝敬父母”时,应联系语文课中的“父母亲情”专题来激发情感;在讲“环境污染”时,应结合生物课上的“生物链”等知识来理解。实现“大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学生的要求。朱明光:如果要整合,我们认为应该体现在具体情景中,仔细剖析其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的要素和要求、法律的要素和要求,国情的要素和要求,再结合学生的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品德 课程标准 2011 2014 修订 对比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