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揭晓获奖 吴信萍 散文.docx
《征文大赛揭晓获奖 吴信萍 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文大赛揭晓获奖 吴信萍 散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征文大赛褐晓获奖吴信萍散文海的村庄可以肯定地说,是先有海后有村庄的。海是什么时候有的,怕是没人能说得清楚,亿万年之久。把这片海取名岱衢洋虽有简略记载,却也没说清楚缘由。比如说,明显是海为什么叫成洋?按照定义,海洋的边缘附属部分叫海,中心主体部分才叫洋的。海和洋,景象不同,内涵也不同。岱衢洋横亘在岱山岛与衢山岛之间,绵延近百里,辽远广阔,气韵悠远。风平浪小的时候,海面一片湛蓝。云彩飘浮在天空,云影沉浸在海底。海鸥在海天之间翱翔,追着风,追着浪,追着自己的歌声,自由得很。渔船在海面上悠悠荡荡,好像在走又不大像在走,如同喝醉了酒。海风强劲的时候,波涛从四处涌起来,呼啸声压过海鸥的惊叫声。一道道泛白的
2、浪花由远处向岸边推进,直至湮灭于沙滩上,凋谢在礁石上。云彩也像浪涛一样鼓涌着,撕扯着,借助风力不断变换着形态。渔船在起伏的海面上颠簸,摇晃,迎着浪返航,艰难,缓慢,船后如同拖着一条沉重的渔网。无疑,这是海的景象。洋不是这样的。洋的景象T殳人看不到,不可揣测,不可想象。大洋深处也不可能有渔船,巨浪滔天,去了,不安全。大洋里有无数个秘密人类一无所知。我估计,岱衢洋名字的由来可能与大黄鱼有着某种关联。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主要栖息于近海砂泥底质水域,是中国海洋重要的经济鱼种,珍贵得很。这片位于长江出口与钱塘江出口交汇处的海域,由于环境特殊,蕴积了丰富的饵料,成为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最理想的生活
3、处所。其中甲壳类、头足类、水蝇类、毛颗类、腹足类、多毛类、蔓足类、星虫类、鲸足类、瓣鲸类、尾索类和硅藻类正好是大黄鱼捕食对象。再加上海岸绵延,滩涂成片,潮流湍急,气候温润,很适宜大黄鱼产卵,涧游。于是,大黄鱼种群就像当年人类追寻蓬莱仙境一样,找到了这片最适宜繁衍生息的地方,从此长期聚集在这里,不离不弃,繁荣了一个悠长的时代。浩瀚的海洋,蕴藏着许多人类所梦想的东西,寄托着人类无尽的物质与精神追求。洋”也成为一种向往的代名词,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而大黄鱼作为稀有鱼种,其古老生命所蕴含的长寿密码、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人类所需,绝不亚于大洋深处那些珍稀海洋生物之拥有。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大黄鱼故乡的岱
4、衢洋,名字中有一个洋字,可谓寓意深刻。岱衢洋,美丽的海,神奇的海,诱人的海。每年五月,山花缀满海岸期间,那些大黄鱼挺着黄灿灿的脊背,怀着丰盈盈的卵子,或夫妻携手,或成群结队,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回归岱衢洋,回到家园。在这里呼吸清新的水质,享受特殊的美餐,消除远行的疲惫。它们也像是循着节气而来,守着规律忙碌,经小满,过芒种,再到夏至、秋分,在这片海域里完成生命的传承,把那串串卵子撒在故园的海水里,让后代繁殖,让种族繁荣,年年岁岁。多少年来,岱衢洋的海浪将大黄鱼咕咕咯咯的吟唱,从远处一阵阵向沙滩传递,向岬角推送,向天宇播放。那时而汹涌,时而轻盈的浪涛,将这极具生命内涵的音律,奉为经典,变为人类久听不
5、厌的美妙乐章。海鸥俯冲下来衔走一节音符,丝毫不影响乐章的完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也破坏不了乐章的节奏;台风肆虐,潮涨潮落,都阻挡不了乐章旋律的高亢绵延。这是大黄鱼永恒的生命之歌,这是岱衢洋永恒的生态之歌,不因冷暖变化而改变,不因昼夜交替而歇息,不因自然灾害而中断。这样的生命之歌,这样的生态之歌,只有深邃的岱衢洋能从容演绎。一片古老的海域孕育了一种古老的生命。同样,一种古老的生命也孕育了一片古老的海域。岱衢洋之于大黄鱼,或大黄鱼之于岱衢洋,不仅有着生态方面的关联,还有着哲学、美学和历史、文化层面上的关联。同时与这片海域、与大黄鱼有关联的,还有一座渔村东沙古镇。图片现在叫镇,很早以前,是叫村的。
6、渔村,渔民居住的村庄。这座渔村建于I可时,说法也是不一的。据传与著名方士徐福有关。当年他奉秦皇旨意率数千男女乘坐蜃楼入海求仙途经此地时,曾留下一部分人和当地的河姆渡羽人一起,打桩捕鱼,搭篷晒餐,开启这座渔村的雏形。但我更相信和大黄鱼有关。在宋元时期,随着大黄鱼种群大量转移至岱衢洋,使得这一海域形成大黄鱼中心渔场,打鱼的人,买鱼的人,南来北往经商的人,渐渐集聚至此,从而形成渔村,形成商埠,直至形成一座渔镇。这是海的村庄。北面濒海,另三面环山,依托西沙角、念母百、沙河口自西而东环列成的半圈状,很像是一层层弯弯的海浪堆积起来的。也很像是一张巨大的渔网拉起来的。乌瓦白墙、悬梁挑楝的渔家老屋以及古老的渔
7、厂、盐坨、货栈、酒店所构筑成的街巷呈南高北低之势,显示出与大海一致的走向。如果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比如远处的观音山或是磨心山之巅俯视,东沙古镇就像一艘巨大的渔船停泊在岱衢洋岸边。其朴素的色颜和恬淡的氛围,很是贴近大海的意境。可以这么说,大海孕育了大黄鱼,而大黄鱼催生了一座渔村。如今的东沙古镇,依旧与海息息相关,看到的,闻到的,都是被海水浸泡的色颜和气息,到处氤飘着悠悠海韵,走进它,就像走进大海。我猜想,古镇的梦府里也一定绽放着海的浪花和涂满海的色颜;古镇的基因里一定流淌着能够孕育生命的海水,植入了无惧于狂风巨浪的海魂。凝望和抚摸古镇的物件,就如同捧起一卷海浪,拾起一枚海贝,捧起一条大黄鱼,人的
8、思维和情趣,血液和心境,仿佛都涌动起来,澎湃起来。一种源自大海深处的力量,把古镇的物体都幻化成与海有千丝万缕的物象。甚至把居住的人,也幻化成古镇的物件,一如网架,一如船桨,一如古墙的船型基石和老屋的桨式檐梁,甚至幻化成临街老树上即将飘零的如同大黄鱼形状的叶片。在我看来,海就是古镇的梦境,古镇就是海的羽翼。从一片沙滩,到一座渔村,再到一座古镇,变的是时空与物质形态,不变的是海风、海浪、阳光,不变的是大海的生命物象。这是一段人类来自大海又走向大海的过程,向大海索取并回馈大海的过程。我以为,东沙古镇独特的渔村建筑风格和淡雅的海洋色调,都是大海元素组合而成的。以青砖、灰瓦以及大黄鱼鱼鳞一般的褚黄构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征文大赛揭晓获奖 吴信萍 散文 征文 大赛 揭晓 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