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动物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实验动物介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近交系BA1BZc来源:1913年,贝格(Bagg)从美国商人欧希尔(OhiO)处购得的白化小鼠原种,以群内方法繁殖。麦克多威尔(MaCDoWe1I)在1923年开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1B/c品系。安馈尔文特(Andervont)等人使BA1B/c广为传播和应用。1985年我国从美国NIH引进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为BA1B/c第180代。毛色:白化。主要特性: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但用乳腺肿瘤病毒诱发时发病率高;卵巢、肾上腺和肺的肿瘤在该小鼠有一定的发生率。易患慢性肺炎。对放射线甚为敏感。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的比值较大C20
2、月龄的雄鼠脾脏有淀粉样变。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鼠心脏有病变,雌雄鼠均有动脉硬化。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对利什熨原虫属、立克次氏体和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C57B1来源:1921年立特(1ittIe)用艾比啦特洛坡(Abby1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C57B11937年从C57B1分离出C57B1/6和C57B1/10两个亚系,1985年从OI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主要特性: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12%有眼睛缺
3、损;雌仔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用可的松可诱发腭裂,其发生率达20%。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补体活性高;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对结核杆菌敏感。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干扰素产量较高。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常被认作标准的近交系,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主要用途: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品系。C3HHe来源:1920年,斯特朗(StrOng)用贝格(Bagg)白化雌鼠与乳腺肿痛高发株DBA雄鼠杂交,再经近交培育而获得CC3HHe于1985年从O1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野鼠色主要特性:乳腺癌发病率高,6
4、10月龄雌鼠乳腺癌自然发生率达85%-IO0%,乳腺癌通过乳汁而不是胎盘途径传播。14月龄雌鼠肝癌发生率为85%:补体活性高,干扰素产量低。仔鼠下痢症感染率高。对狂犬病毒敏感。对炭疽杆菌有抵抗力。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雄鼠对氨气、氯仿、松节油等甚为敏感,死亡率高。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DBA来源:1909年由立特(1ittIe)在毛色分离实验中建立,为最古老的近交系小鼠。1929-1930年,在亚系问进行杂交,建立了两个亚系;DBA/1和DBA/2,目前常用的是DBA20DBA/1于1977年从1aC引进到我国,DBA/2/O1a于1985年从O1ac引到中
5、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DBA/2N在1986年由NIH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淡棕色。DBA/I主要特性:抗DBA/2所生长的瘤株。P1534瘤株的生长率为50%。雌鼠乳腺癌的发生率,一年龄以上繁殖鼠为75%。对结核菌敏感;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抗性较强。老龄雌鼠部份有钙质沉着。对疟原虫感染有抵抗力。DBA/2主要特性:对大部分DBA八的瘤株有抗性,但黑色素瘤S-91在两系小鼠中均能生长。雌雄鼠均会自发产生淋巴瘤。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繁殖鼠(经产母鼠)为66%,处女鼠为3%。白血病的发生率,DBA2O1a雌鼠为34%,雄鼠为18%;而DBA/2N雌鼠为6%,雄鼠为8%。DB
6、A/2N的肝癌发生率与饲料有关。听源性癫病发作,36口龄小鼠为IOO%,55日龄后为5%。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有抗力,对疟原虫感染有定的抗性。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雄鼠接触氯仿和乙二醇的氧化物,以及维生素K缺乏时,死亡率高。主要用途:DBA/2常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研究。A系来源:1921年美国斯特朗(StrOng)将冷泉港(COIdSpringHarbOr)白化小鼠与贝格(Bagg)白化小鼠杂交而来。1973、1977年分别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毛色:白化。主要特性: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繁殖鼠为30%,处女鼠低于5%。6月龄雌鼠44%有红斑狼疮(1E)细胞
7、。未足月幼鼠进行胸腺切除术后,84%出现矮小综合症。与妊娠有关的齿槽结节性增生发生率高。可的松易诱发唇裂和腭裂。初生仔鼠发生率为7.6%。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主要用途:一般用作肿瘤学、免疫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品系之AKR来源:1928-1936年间,佛司(F11rth)用A系杂交培育出高发白血病株小鼠。尔后,在洛克非勒(RoCkfe11er)研究所作随机繁殖若干代后,由路迪斯(RHoadeS)作近交繁殖至9代。再经林科(1YnCh)繁殖至21代,命名为AKR1988年从JaX实验室引进我国。毛色:白化。主要特性:为高发白血病株小鼠,雌雄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率可达68%-90%0对Graf
8、f白血病因子敏感。肾上腺类脂质(类固醇)浓度低。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用途:用于白血病等研究。CBA来源:1920年,Strong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交配后,经近交培育而成。分为CBAZJZOIa和CBAZn等品系。毛色:野鼠色。主要特性:CBAJOIaC雌鼠的乳腺肿瘤发生率为33%65%;雄鼠肝细胞肿瘤发生率为25%65%,CBAJO1a对中等剂量放射线有抗性。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CBA/n携带性连锁隐性基因id,该基因使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并有缺陷,导致成热B细胞缺少,从而对某些B细胞抗原缺乏免疫应答。主要用途:乳腺肿瘤、B细胞免疫功能等研究。TA1(津白1号)和TA2(津
9、白2号)来源:1955年,天津医学院将市售杂种白化小鼠经近交培育而成TA11963年又将昆明种小鼠经近交培育而成TA2。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命名委员会承认。主要特性:TA1为自发低乳腺癌系,TA2为自发高乳腺癌系主要用途:乳腺肿瘤的研究。615来源:196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用该所饲养的昆明种白化雌鼠与苏联引进的C57B1/血研雄鼠杂交,尔后又作近交培育20代以上而成615小鼠。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命名委员会承认。毛色:深褐色。主要特性: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最大体重雄鼠为40克以上,雌鼠可达38克以上,被毛蓬松、脱落。自发肿瘤发生率:低白血病、
10、低乳腺癌、高肺腺癌.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主要用途:用作白血病等研究。封闭群昆明小鼠(KM)来源:1926年美国洛克非勒(RoCkefei1er)研究所的克雷尔勒林可(C1ara1ynCh),从瑞士同事手中得到2雄7雌白化小鼠,培育成功瑞士(SWiSS)种小鼠U1946年,我国从印度哈夫金(Haffkine)研究所将SWiSS小鼠引人云南昆明,1952年由昆明空运引人北京生物制品所,I954年推广到全国各地。毛色:白色。主要特性:繁殖率和成活率高。抗病力和适应性很强。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25%。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药品的检定。NIH来源:由美国
11、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毛色:白色。主要特性: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容易打伤致残。主要用途:常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和生物制品的检定。ICR(又称swissHauschka)来源:为美国豪斯卡(HaUSChka)研究所饲养的瑞士种小鼠。后由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分送各地,取名为ICF1I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我国。毛色:白色。主要特性:繁殖力强。主要用途:常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和生物制品的检定。突变系裸小鼠(nudemice)来源:1962年英国格拉斯哥医院的克里斯特(CriSt)在非近交系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小鼠,后来证实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并伴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12、称为裸小鼠(nudemice),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1966年,爱丁堡动物研究所的沸拉那根(FIanagan)又证实了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第十一对染色体上)突变引起的。1968年佩帚路易斯(PanteIoUriS)发现裸小鼠已失去正常胸腺,原胸腺残留结构中,部分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排列而部分呈外分泌腺结构;淋巴结内胸腺依赖区的淋巴细胞消失,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减少。1969年丹麦的里加尔德(Rygaard)首次将人结肠癌移植到裸小鼠并获得成功,为免疫缺陷动物的研究和应用开创了新局面。主要特性:无毛、裸体、无胸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变薄、头颈部皮肤出现皱折、生长发育迟缓。由于
13、无胸腺而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该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导致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因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但68周龄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高于一般小鼠。B淋巴细胞正常,但其免疫功能欠佳。表现在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以IgM为主,仅含少量的IgG。抵抗力差,容易患病毒性肝炎和肺炎。因此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的繁殖方式,可以获得1/2纯合型仔鼠。常用裸小鼠品系:BA1B/c-nu.NIH-nu.NC-nuSWiSS-nu、03H-nu,C57B1-nu等。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SC1
14、D小鼠来源:SCID(severecombinedimmuneCIefiCenCy,SCID)的英文意思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在1983年由美国的波斯玛M.J(BosmaM.J)首先从CB17近交系小鼠中发现,是位于第16号的染色体,又称为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生突变所致,SCID小鼠是CB-17ICrJ的同源近交系1988年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我国。主要特性:SC1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无异,体重发育正常。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常小鼠重量的I/3以下。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大大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但巨噬
15、细胞和NK细胞功能末受影响。骨髓结构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两性均可生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上。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异种免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系统杂交动物国际上常用的系统杂交(FI代)小鼠。大鼠近交系F344/N来源: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科尔提斯(CMiS)培育,我国从美国NIH引进。毛色:白化主要特性:寿命:10同龄时雄鼠体重达到190280g,雌鼠达120190g。平均寿命雄鼠为3I个月,雌鼠为29个月。免疫学方面:原发性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诱发力较SD大鼠为低。生理学方面: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肝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为5%;雄鼠乙基吗啡和苯胺的肝代谢率高,可作苯酮尿症动物模型;对高血压蛋白质的产生有抵抗力:脑垂体较大;乙烯雌酚吸收快且易引起死亡;戊巴比妥钠的1D50低,为70mgkg;肾脏疾病发生率低;可作周边视网膜退化模型;对血吸虫的囊尾坳易感。肿瘤学性状。自发性肿瘤。各种大鼠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甲状腺癌为22%;单核细胞白血病为24%。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