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docx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二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茶山的XX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数乘整数?,我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小数乘整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3页的内容。本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根底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根底,也是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学习的根底。在本册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纵观学生的知识根底及对教
2、材的剖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能正确运用计算法那么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而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位置的方法。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个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通过
3、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自主研究发现,并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了到达教学目标我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明理获知,实践运用,稳固新知,回忆小结,知识提升。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秋天到了,秋高气爽是最适宜放风筝的好季节,有三个小朋
4、友约好了要去生态园放风筝,他们走到风筝店前想买一样的风筝。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很快就能说出这里有的四种不同的风筝,已经知道每种风筝的单价,还有一个问题买3个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根据书中所给的信息估计3个需要多少钱?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因为当它是每个3元,33=9元如果把它当成每个4元那么43=12元,那一定是比9元多比12元少所以大约是10元左右。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自主观察找出图中所给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发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
5、,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提供条件。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先进行估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并能为接下来的笔算结果提供检验的标准。)让学生估算出结果后教师再问你们有方法准确算出买3个这样的风筝一共需要多少钱吗?让学生人人尝试独立计算。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1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表达板书:4元3=12元5角3=15角12元-15角=10.5角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给所有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上述四种方法,哪种算法比拟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的一步是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比照、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四种算法比拟简单,同时认识到这
6、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将小数3.5元转化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教师将简单的一种板书出来)提醒学生小数乘法要跟整数乘法一样是末位对齐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本环节充分表达了这一教学理念,教师为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表达了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课改理念。用实例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有多样的,遇到不熟悉的问题只要我们要多动动自己的脑子,就可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可培养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同时又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观察发现把小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数 整数 说课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