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楷书不学唐楷会写成啥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楷书不学唐楷会写成啥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楷书,不学唐楷会写成啥样?书法临帖帮2023-11-2419:40方履钱在邓完白先生墓表中说:窃考先生之书,实始于篆,由篆出隶。由隶出真,由真出行,故其意则同条其贯,其美则自叶流根,情质宣融,修短起伏,力不外傅,险必内含。这是一个大致的说法,意思是邓石如的楷书学习是在篆隶之后的,实际上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却不一定准确,但从其学书思想和取法对象上看,却可以认定邓氏楷书和篆、隶书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先来看看邓石如在篆隶书学习传统上的全面取法: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果廿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
2、秦汉之际残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辍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摩之。可见邓石如的篆隶是以秦汉为本的,在美学思想上是以雄强壮美一路书法为取法对象的。他的学习轨迹是由篆而隶而真而行,因而邓氏对楷书的取法在魏、隋和南北朝之间就是很自然不过的了,在这种取法上既有其对秦汉书风之继承,也有对民间书法之借鉴。而当时之学书者对楷书多取法唐朝,时风多出于欧、虞、颜之范畴,而作为与正统反叛的邓石如在复古思想的引领下,直入南北朝,融冶汉魏,而独树新风,自成家数,显示了其艺术思想上的成熟和独特之个性。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自宋明以来皆尚唐碑,宋元明多师两晋,然千年以来法唐碑者,无人名家。南北碑
3、兴,邓顽伯、包慎伯、张廉卿,即以书雄视千古。故学者适逢世变,推陈出新,业尤易成。在清人有复古思想,唐以下皆不足取。邓石如楷书在对魏隋六朝全面取法的同时,还得力于其对汉隶和秦篆的兼容和吸收。李兆洛在养一斋文集跋邓完白真书中说:完白真书,深于六朝人,盖以篆隶用笔之法行之,姿媚中别饶古泽,固非近今所有。由此可见,邓石如楷书学习在其复古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力求唐以前的魏、隋楷法,定位于隶、楷过渡之间,他能跳开时风,避开唐人之影响和馆阁时风而直追魏晋,自是高人一等,是深谙取法乎上之道理的。康有为有评:吾见邓顽伯学六朝书,而所成乃近率更诚悬。吾为郑文公而人以为似吴兴。吾作魏隋人书,乃反似九成皇
4、甫樊府书,人亦以为学唐人碑耳。盖唐人皆师法六朝,故能与之争道也。邓石如的楷书成就还因为其职业化的人生实践和独立的艺术品格而熠熠生辉。据清稗类钞中说,山人少以贫故,不能从学,逐村童,采樵,贩饼饵,负以鬻,日以其赢给熊粥。他利用劳动空隙,勤学苦练,弱冠即能为童子师。但他二十余岁即弃馆不教,负岌从师访友,精研书刻,长期的远游生涯,表现了一个职业化书家的特征。清史稿邓石如传中记载:弱冠孤贫,游寿州,梁闻山见其篆书,惊为笔势浑鸯,而未尽得古法。介渴江宁梅镂,客梅氏八年,学既成,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游黄山至歙,鬻篆于贾肆。编修张惠言故深究秦篆,时馆修撰金榜家,偶见石如书,语榜日:今日得见上蔡真迹。乃冒
5、雨同访于荒寺,榜备礼客之于家。荐于尚书曹文埴,偕至京师。大学士刘墉,副都御史陆锡熊,皆惊异曰:千数百年无此作矣。时京师论篆分宗内阁学士翁方纲,方纲以石如不至其门力诋之,石如乃去。客两湖总督毕沅,沅故好客,吴中名士多集节署,裘马都丽,石如独布衣徒步。居三年辞归。沅为置田宅俾终老。山人的一生,可谓浪迹江湖,足遍吴楚,早年游匡庐,入越游天台、雁荡,取道新安江,遍览黄山三十六峰,入楚则登衡山,泛洞庭,望九嶷,后渡黄河谒孔林,登泰山时两峰子罗聘曾为其作登岱图,后六十一岁时始归故里,以布衣终生。其学书经历,一直是伴随着其游历生活而展开的,在其艺术成长过程中,因梁闻山之荐客金陵梅家八年和受程瑶田之传授,是其
6、眼界开阔和艺术成熟的两大关护。历来书家多在朝不在野已成定式,而邓石如以一介布衣而独步书坛,很自然会遭到所谓主流文人的非议和排挤,他在晚年训诫后人时也不由感慨: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不识字人相待,蛰能读书获益如此,汝辈可不即使自勉哉。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作为职业书家的纯粹性,同时他的广泛交游对其学问上的欠缺也起到了一定的补益作用。邓石如楷书的艺术成就历来都认为是在其篆隶之下的,许多书论中都有述及,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但值得注意的是,邓氏楷书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他四十岁之前所做的赠也园楷书册,在笔下尚有着迹处,还没
7、有达到包世臣所谓的简肃沉深,苍古质朴的境界,其成熟期在五十至六十岁之间,这显然较篆隶书之成熟要晚。但邓石如楷书在其大的书风统一之下,却又与篆隶书的沉雄刚劲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区别。他的楷书主要是取法南北朝之张猛龙贾使君石门铭和梁始兴王碑等,起收笔处多表现为外方而内蕴,结体上中正平直,稳健中有疏朗之韵致,并间以汉隶之波挑笔画出之,在气格上往往较篆隶书更清雅灵秀,在活泼中彰显大气。陈式金在跋邓石如寄鹤书中说:完白山人书,气体沉雄,不规规点画间,能得唐以上碑版神髓。而一种排宕浑融之致,非他人所可及。J包世臣也说:山人正书方寸以上者,简肃沉深,雁行登善,非徐裴以下所及。邓氏楷书在清人学唐书碑帖和馆阁之风盛行之时,而专习魏隋碑版,在结体谨严之中,显现变化疏朗,由刚狠而致秀劲中的开张,呈现出一种健康的复古之风,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我们从其五十多岁时所书的沧海日楷书长联和洛阳城外诗楷书册中可以看到其楷书的成熟风貌。另外,他的楷书的开张气势还深受瘗鹤铭影响,他在三十九岁从梅家学成后,出金陵,遍游名山大川,客和上,为好友毕兰泉刻印,兰泉以旧拓瘗鹤铭相赠,对他的楷书风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助益。本文节选自中国书法原题为:邓石如楷书取法及其意义作者:陈智